|
記者5月18日從安徽省經信廳獲悉,2020年,安徽各地圍繞優化產業布局、壯大龍頭企業、完善產業配套、增強創新能力,扎實推進產業集群專業鎮建設,全省產業集群專業鎮發展取得新成效,為我省縣域經濟發展、鄉村產業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2020年,全省產業集群專業鎮共實現營業收入6354.15億元,實現利潤606.83億元,上繳稅金227.6億元,一批產業特色鮮明、集聚程度較高的產業集群專業鎮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從集群規模看,2020年底,全省產業集群專業鎮營業收入10億元-50億元的93個,50億元-100億元的20個,100億元-200億元的10個,超200億元以上的4個。界首市光武鎮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227.40億元,首次突破200億元,該鎮圍繞廢舊塑料收購-再生塑料加工-塑料制品生產布局產業鏈條,入駐相關企業139家,規模以上企業67家,年收購廢舊塑料180萬噸,生產再生塑料150萬噸、塑料化纖制品40萬噸,已成為中原地區最大的再生塑料顆粒、雨鞋生產和再生化纖生產基地。舒城縣杭埠鎮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223.46億元,同比增長20.5%,首次超200億元,該鎮圍繞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三大主導產業,聚集企業近七百家,形成了配套完善的產業鏈條。
分區域看,規模以上企業數最多的是安慶市(533家);從業人員最多的是安慶市(31.5萬人);實現營業收入最多的是阜陽市(773.4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最多的是安慶市(211.3億元);上繳稅金最多的是合肥市(61.5億元);實現利潤最多的是滁州市(73.7億元)。從地域分布看,皖中地區產業集群專業鎮營業收入居于首位,為2551億,占全省產業集群專業鎮總產值的40.1%。
分專業鎮看,全省產業集群專業鎮中,規模以上企業數最多的是東至縣香隅鎮(219個);上繳稅金最多的是蜀山區南崗鎮(37.66億元);實現利潤最多的是蜀山區南崗鎮(22.47億元)。營業收入超過100億規模的產業集群專業鎮主要從事家電制造、電線電纜、再生鉛生產、農副食品、汽車零部件、電子電器、機械制造、制藥化工等特色產業。
集聚效應更加凸顯。截至2020年底,全省產業集群專業鎮集聚企業4.33萬家,比上年凈增1.1萬家,帶動就業186萬人,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數達4802家。桐城市范崗鎮已基本形成了集原材料供應、產品研發、生產包裝、營銷物流、電子商務等為一體的制刷業產業鏈,產業集聚效應明顯,成為范崗鎮的主導行業和重要經濟支柱。全鎮現有大小制刷企業及刷業輔料企業1794家,從業人員2萬多人,總產值超過75億元。
區域產品品牌越擦越亮。產業集群專業鎮力求高質量發展,愈加注重品牌建設,各地特色產品品牌越擦越亮,品牌效應持續提升。涇縣丁家橋鎮傳承發揚中國宣紙特色產業優勢,做精做優國家“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品牌,研發生產各類書畫紙、加工紙、宣紙等深加工產品千余種,年產書畫紙1萬余噸,占全國的75%以上,2020年銷售收入超16億元,利稅2.6億元,成為全國最大的宣紙書畫紙生產基地。
創新賦能增添發展動能。在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和市場資源配置雙重推動下,產業集群專業鎮內企業加強技術創新創造,加快轉型升級步伐。肥東縣撮鎮鎮加大對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力度,與大型企業、高等院校建立聯合技術研發、聯合人才培養合作機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2020年底,全鎮共有大中專以上學歷從業人員2791人,擁有中、高級技術職稱人員985人,企業研發試驗經費達9682萬元,為撮鎮鎮機械加工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明光市澗溪鎮凹凸棒產業集群專業鎮走“產學研用”結合路子,深入挖掘凹土材料獨特性能,加強與國內一流科研機構合作,加快新產品研發制造,努力延伸拓展產品應用領域。與上海交通大學建立凹凸棒新材料聯合研究中心,攻堅航空航天、環保新材料等高端應用領域,推進科研成果就地轉化。目前,已申報光催化吸波材料、人體口腔修復材料等8項發明專利,凹凸棒熱障涂層項目通過航天八院驗收,2020年,全鎮簽約億元以上項目5個,完成工業總產值8.23億元,同比增長2.87%。
培育服務取得新成效。針對產業集群專業鎮發展需求,分片區舉辦2020年度全省產業集群專業鎮建設培訓班,深入解析后疫情時代產業集群發展戰略,介紹產業集群專業鎮建設典型案例,提升產業集群管理人員和骨干企業家綜合能力。創新實施融資對接服務,聯合建設銀行安徽省分行、徽商銀行開展全省產業集群專業鎮龍頭企業融資對接服務,摸排對接73個產業集群專業鎮130余戶龍頭企業融資需求,發放貸款3.44億元,緩解了部分龍頭企業融資需求。
來源:中安在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