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3月,由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制藥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聯合研發的全國首款“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CHO細胞)”(以下簡稱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在國內緊急使用。此后,皖產疫苗在此次抗疫中大顯身手。5月18日,記者探訪了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整個產線正開足馬力,以每分鐘2000劑的速度為全國各地的接種者提供重組新冠疫苗。
5237-kqhwhrk6676581.png (356.64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21 10:37 上傳
本土疫苗產線實施兩班倒
今年3月,由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制藥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聯合研發的全國首款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在國內緊急使用。這也是全球首個上市使用的重組蛋白新冠疫苗。
自重組新冠疫苗獲批上市后,位于合肥高新區的安徽智飛龍科馬的重組新冠疫苗的生產車間就開足馬力保證疫苗供給。“我們的生產線每天都運轉20個小時以上,一直保持全員兩班倒。”該公司負責包裝產線的董曉凡說。
實際上,從去年開始,董曉凡就守在生產線上,連春節都沒有休息過。朝夕相處之下,她對手中的生產線已經了如指掌。每天,數以百萬計的重組新冠疫苗從這里下線,完成貼標、入托、小盒包裝、中包、大盒的流程。“每10小盒裝1中包,中包用兩個防偽標貼封口,每10中盒裝1大盒,用透明膠帶封口。”
最終,這些包裝好的疫苗成品將送入2℃至8℃冷庫存放,并發往全國各地的疫苗接種點,那里有數以千萬計的焦急的人們在等待。
董曉凡告訴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所有的重組新冠疫苗都將實現三級藥品追溯碼關聯。這意味著,每一支疫苗出自哪一小盒、哪一中包、哪一大盒,疫苗的生產日期、批次都將可以追溯。
1b18-kqhwhrk6677371.png (356.85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21 10:37 上傳
今年將生產5億劑疫苗
在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第七生產車間里,整個重組新冠疫苗生產區分布在大樓的一到三層,疫苗從細胞復蘇到后期純化處理,再到最后灌裝都在這棟樓里完成。
生產工序基本都是在密閉的容器或管道中進行,技術人員按照工藝要求首先生產出疫苗原液,接著配制成半成品,再將半成品灌裝到小瓶中,然后壓塞、軋蓋、包裝,最終形成疫苗成品,整個過程對生產環境潔凈程度和人員的要求非常高。
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管理部重組新冠疫苗(CHO細胞)車間主任周鋒告訴記者:目前疫苗產能已趨于穩定。“公司擁有1條原液線、4條制劑線和7條包裝線,每分鐘可以生產2000劑重組新冠疫苗;每天產量超過100萬劑。
與此同時,為了擴大疫苗產能,公司將新增6條生產線,計劃在9月底前投產。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獲悉:從今年3月疫苗正式上市開始,截至目前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已經生產疫苗超過1億劑。“如果一切順利,今年我們將可以供應5億劑疫苗。”
fffd-kqhwhrk6677953.png (297.53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21 10:37 上傳
皖產新冠疫苗已輸出海外
今年前三個月,疫苗出口繼續增長。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一季度疫苗出口額達到119 億元(約合19億美元)。這些疫苗包括國藥、科興和康希諾。
“國內市場飽和后,我們的重組新冠疫苗未來也將瞄準海外。”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相關人士表示。
3月27日,烏茲別克斯坦政府采購的首批100萬劑智飛龍科馬生產的重組新冠疫苗運抵塔什干。此前,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已經批準該疫苗在本國注冊使用。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獲悉:運抵烏茲別克斯坦的這批中國新冠疫苗將被分配到該國3000多個疫苗接種點,為民眾實施大規模接種。除此之外,該重組新冠疫苗還在包括烏茲別克斯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厄瓜多爾在內的多個國家開展Ⅲ期臨床試驗,目前進展順利。
上述人士表示:“重組新冠疫苗具有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好;技術路徑先進成熟;易于規模化生產的優勢。未來我們還將為國內和國際抗擊疫情貢獻安徽力量。”
c57a-kqhwhrk6678452.png (302.49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21 10:37 上傳
生產出第一支疫苗僅用272天
在2020年以前,周鋒一直是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項目的車間主任。這條疫苗生產線就像周鋒的孩子一樣,周鋒是從研發到生產,一路跟下來,一直跟到生產線落成。
但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改變了一切。2020年1月29日,智飛龍科馬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簽訂《合作意向框架協議》,雙方聯合研發重組亞單位新冠疫苗。
與此同時,智飛龍科馬同步開展疫苗生產車間建設工作。公司決定把原計劃用于狂犬病疫苗項目的車間改造用于重組新冠疫苗生產。”
多年的心血被拆掉,又要重新摸索生產工藝,周鋒那段時間壓力很大。最終,智飛龍科馬以超乎尋常的速度推進疫苗開發,從啟動研究到生產出第1支新冠疫苗,僅用了272天。
盡管經歷了全過程,回頭望去周鋒依然覺得這個速度“不可思議的快”。周鋒并不認為這是運氣使然,“搞狂犬疫苗車間,讓我們做了很多功課,避了很多坑。”
來源:安徽商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