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麻豆,大伊香蕉精品一区视频在线,日产国产亚洲系列

查看: 931|回復: 0

“皖美”安徽發展提速 婦兒民生幸福加速

1802

主題

1814

帖子

9074

積分

真探組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1#
發表于 2021-5-25 13:04:24|來自:中國安徽蕪湖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來自安徽
  從傳統農業大省到新興工業大省“華麗轉身”——近年來,安徽堅持改革創新,勇闖新路,一手抓鄉村脫貧攻堅、振興發展,一手抓科技創新、主動融入長三角,整合優勢資源,在提速增效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上,描繪了一幅經濟強、百姓富、生態美的“皖美”發展新藍圖。
  一切為了民生福祉。近十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向往,全省上下勠力同心,經濟發展“速度”與民生改善“溫度”同步提升,發展成果逐步轉化為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宏偉藍圖之下,是全省婦女兒童共享創新發展成果,是婦女兒童在健康、教育、就業、社會保障、生存環境等方面全方位的提升和改善。
  家庭建設為兒童成長提供好環境
  一個和諧溫暖有愛的家庭,能為孩子的成長帶來什么? 在安徽省合肥市婦聯“媽媽的力量”家庭成長公益計劃發起人之一、“70后”母親慶華的認知和體驗中,“那是孩子生命的起點,是父母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關鍵場所,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從初為人母、陪伴孩子成長時的感悟,到5年多來與上萬名媽媽一起分享閱讀、涵養家庭共同成長的智慧和力量,這場家庭成長實驗與實踐,伴隨著“媽媽的力量”悅讀會會員的增加、在合肥各城區不斷建立的分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近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的指引下,全省各級婦聯聯手教育等相關部門,緊扣“家”字作文章,建好小家,引領小家服務大家,為兒童健康成長、婦女提素發展夯實基礎、營造氛圍。
  一份來自安徽省《兩綱(2010-2020)終期評估報告》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省家長家庭教育知識的知曉率為86.9%,2020年已增長到93%。
  數據背后,是一連串彌補家庭成長短板,惠及家庭和孩子的政策措施:出臺并實施了《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進一步理順家庭教育工作管理體制,明晰各方職責,為家庭教育健康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健全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將之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總體規劃、教育發展總體規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體系;建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平臺,依托建立在社區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或家長學校,定期開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導活動;建立家庭教育全媒體平臺,打造“皖家·教育”空中課堂、在“安徽徽姑娘”微信公眾號開設“皖家·教育”專欄,為家長提供便捷、多元的指導服務;開展“我愛我家 親子大課堂”家庭教育巡講及豐富多彩的親子閱讀活動,引導家長與孩子共同學習、成長。
  隨著全省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及宣傳引導效應逐漸顯現,兒童受教育環境大幅改善。圍繞解決“入園難”問題,安徽實施了兩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將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建設納入民生工程。截至2020年底,全省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4.9%,較2010年提高46.4%。全省共有幼兒園10876所,其中公辦園5080所,較2010年增幅達362.24%。全省鄉鎮公辦幼兒園全覆蓋達到100%。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覆蓋率由2010年實施前的不足10%提高到100%。流動人口中的適齡兒童都能夠接受九年義務教育。
  同時,政府“兜底”孤殘兒童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2013年,將孤兒救助納入省政府33項民生工程。隨后,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專項行動,全省2.1萬名無人監護或者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無監護能力的農村留守兒童全部落實照護責任。建設12355未成年人保護專線,承擔困境兒童、留守兒童發現、報告功能。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政策宣講進村(居)”活動,全省累計舉辦宣講超過5000場次,服務13萬人次。
  為營造家庭成長氛圍,安徽持續開展尋找“最美家庭”活動。近年來,全省共132萬戶家庭、822.5萬群眾參與各類尋找活動,推選出各級最美家庭24.2萬戶。依托城鄉婦女之家設立1.6萬個光榮榜和宣傳展板,曬出家庭照片48.3萬張,舉辦家風家規評議會、家庭故事會6.57萬場次,家庭家教家風巡講活動3.4萬場次,直接參與巡講群眾160萬人次。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為廣大婦女的新追求,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鄰里互助的家庭美德逐步形成。
  改革創新為婦女創新創業提供好氛圍
  初夏的清晨,安徽淮北市杜集區石臺鎮學田村,瓜果大棚種植戶狄影已經在大棚里查看即將上市的“吊西瓜”。遠遠望去,這一顆顆用網兜兜住垂吊在藤蔓上的西瓜,猶如點綴在綠葉間的翡翠飾品。
  個頭小巧、一斤多一個,口感異常脆甜的“吊西瓜”,去年剛一上市,就被當地食客搶購一空。看著銷售勢頭好,在婦聯十多萬元婦女創業轉移支付資金的扶持下,狄影又拓展到11個大棚,挖水溝、換棚膜、買肥料、做包裝箱,擴大規模。
  “趕上了好時代,在家門口就能創業。政府給錢、給優惠政策,成立合作社之后,俺們也帶動起周邊村民一起種瓜果增收致富。”2012年從三個蔬菜大棚開始創業致富之路的狄影,不改莊稼人的淳樸與熱情,滿身的干勁。
  在安徽全省城鄉,近年來,婦女創新創業的氛圍異常濃厚。
  過去,安徽是傳統的農業大省。1978年,發軔于安徽鳳陽縣小崗村的“大包干”,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然而,一朝跨過溫飽線,幾十年沒有邁進富裕門。在沿淮淮北地區、大別山連片特困地區等地,囿于自然環境、地理條件等因素的影響,依然有31個貧困縣、3000個貧困村、48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近年來,安徽全省上下踐行初心使命,高舉改革大旗,吹響脫貧攻堅的號角,在鄉村大力發展產業。婦聯組織順勢而為,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巾幗行動和創業創新巾幗行動,婦女創新創業的熱情不斷被激發。
  成立創業服務指導中心,建立創業項目庫,為女性創業者提供項目信息、政策咨詢、開業指導、人力資源服務等全程跟蹤服務;支持婦女領辦創辦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組織和農業企業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申報各級示范主體;設立省婦女創業扶持轉移支付資金,累計投入2.4億元,扶持農村婦女發展“徽姑娘”農家樂、手工編織、電子商務等符合女性特點、就地就近轉移就業的特色產業,著力打造“徽姑娘”“皖嫂”等婦女創業就業品牌;開展“姐妹牽手助脫貧”活動,對建檔立卡貧困婦女開展一對一結對的技能培訓。
  近十年來,全省已建立省級“婦字號”農家樂示范基地518個、專業合作社574個,輻射帶動16萬多名婦女就業創業;建立省級“皖嫂”示范基地134個,帶動20多萬名婦女就業。全省各級婦聯組織舉辦各類脫貧技能培訓班4000多期,培訓貧困婦女近20萬人。
  產業發展帶動婦女脫貧。到2020年底,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其中女性242.52萬人,占總脫貧人口的46.4%。
  與此同時,安徽以創新為引擎,著眼建設科技創新策源地、建設新興產業集聚地、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區、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一個創新平臺不斷搭建、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生態良好、交通便利的嶄新安徽異軍突起。
  圍繞創新發展戰略,省市婦聯為科創女性和創新人才家庭搭建成長平臺、提供精準服務。合肥市婦聯實施巾幗“領航、起航、護航”三大行動,助力女性發揮“她智慧”、助力“養人之城”合肥以情感留人。
  科技創新成果也為婦女健康保駕護航。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安徽已有支持針對婦女兒童健康的科研項目115項,29個獲得了安徽省科技進步獎,為婦女、兒童患者提供了新的診斷和治療方法;搭建健康領域的科技創新平臺,共認定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21家,其中包括安徽省婦產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新組建了包括“生物醫學與健康”“炎癥免疫性疾病”等4家安徽省實驗室,為保障婦女健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如今,安徽正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開啟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新征程,奮力走出適合安徽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無論如何發展,“切實增進民生福祉”是一如既往的根本目的。
  返鄉創業者方紅:實現青春夢想造福深山百姓
  今年,是“90后”姑娘方紅回鄉創業的第八個年頭。她的家,在位于大別山腹地的安徽岳西縣響腸鎮,她的工藝品加工廠也在那里。采訪她,是在一個春末的上午,陽光很好,工廠里堆積著她從周邊鄉村收購來的雜樹、廢棄木料。她紅撲撲的臉上洋溢著青春燦爛的笑容,腦后一束馬尾,簡單干練。
  交流的時候,方紅思路清晰,語速飛快:“走出這片大山,我用了18年,決定回來,只用了幾天時間”。方紅大學學的是英語,畢業后在上海一家國際學校教英語,工資待遇、工作環境都不錯。
  2013年秋,一次到廣州出差的機會,“好奇寶寶”方紅買了張廣交會的門票。在工藝品展區,一件件來自山東、安徽阜陽的藤編、柳編產品,一下子吸引了方紅的眼睛。“大到家具、柜子,小到垃圾桶、花籃,可太美了”。
  驚奇之余,方紅又有些不服氣:“我老家在山里,不光有柳條,還有茶枝、桑枝、瓜蔞藤、秸稈……平時村里人都當柴火燒了。如果都能變成美麗的工藝品,不光能圓自己的創業夢,還能幫鄉親們在家門口掙錢”。
  2014年初,家人支持、男友支持,方紅辭去工作,回到岳西,白手起家創辦了安徽紅方工藝品公司。方紅不只果敢善思,還有著一股子闖勁。不懂工藝品制作,她就從研究原材料入口。“家門口層巒疊嶂的高山、滿山遍野的樹林,深藏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一次次的實踐中,她意識到,要區別于同類產品,打出自己的品牌,就要用自己家鄉獨有的原材料。
  為了尋找最好的材料,她翻山越嶺,請教林木專家,親手收集試驗。她發現,木姜子的枝條,帶有一種特殊的芳香,枝條韌性好,是編織類工藝品不可多得的材料。另外,山合歡樹心呈深褐色,用于搭配工藝品裝飾,獨具特色。還有,稻草秸稈、茭白秸稈、泡桐、玉米包衣等,每年新生林撫育、茶桑修剪、林木間伐所遺留的梢頭枝丫、枯樁爛蔸,遍地皆是,都可以變廢為寶。
  沒有手藝,她從阜陽請來柳編老師傅,從設計、用料到原材料脫脂、制作、風干,陪著老師傅連天加夜地熬,一點一點打磨、精細。
  完成成品,銷售問題接踵而至。她把目光瞄準了國際市場。方紅帶著團隊和產品來到改變她人生之路的廣交會,憑著一口流利的英語,主動和外商交流,征詢意見、簽訂訂單、改進產品細節、跟進產品更新……從幾個屏風到幾百套家居擺件,每一年的廣交會,方紅總會帶著團隊出現在展館同樣的方位,“即便在懷孕快要生產那年,我還是挺著大肚子出現在展會現場。幾年下來,跟很多外商都成了好朋友”。
  2017年,公司團隊、市場漸趨穩定,岳西團縣委和人社局組織第二屆創業創新大賽,方紅捧回了二等獎的榮譽,在之后安慶市舉辦的創業大賽中獲得一等獎。2019年,她又以《小材大用 匠心工藝》項目代表安徽參加中國婦女創業創新大賽總決賽。
  如今,紅方公司已研發出不同風格的20多個系列近3000款產品。涵蓋花瓶擺件、壁掛裝飾、燈具、家具、屏風隔斷等,截至2020年8月,公司累計創匯達1900萬美元,累計納稅1100余萬元。
  謀求企業發展的同時,方紅實行“原材料采購+技術培訓+生產加工+貧困戶+外貿出口”的全產業鏈扶貧,公司每年花費近千萬用于采購原材料,“原本廢棄的枝丫,成了老百姓致富的‘金條’”。三年來,方紅在縣人社局、縣婦聯的組織下,舉辦來料加工技能脫貧培訓班,直接助力千余名農戶增收萬元以上,幫助360多名留守婦女、貧困人口等實現就業,戶均增收3.5萬元。
  交流中,創業路上經歷的挫折、苦難,都在方紅飛快的語速中一帶而過。在她看來,這些經歷都是成長的養分,是在這片創業熱土上播撒激情和夢想必經的過程。
  “以初心為舵、創新為帆、實干為槳,扎根基層不負韶華,繼續帶領鄉村們創業致富,為老區發展貢獻巾幗之力。”方紅青春的面龐上依舊是甜甜的質樸的笑。
  來源:中國婦女報 作者: 王蓓

宿松買房,上宿松房產網,認準www.ssfcw.com!首字母,更好記!

發表回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Copyright © 2001-2015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模板設計:仁天際網絡
Powered by Discuz! X3.4  ICP備案號: 皖ICP備14013304號-1  
聯系客服 關注微信 下載APP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