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開始,天氣又復雜起來:水利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山洪災害氣象黃色預警,與此同時,中央氣象臺暴雨藍色預警、強對流藍色預警再度齊發。未來幾天,暴雨、大暴雨、雷暴大風、冰雹等天氣將影響我國多地。9省區有大到暴雨 8省區有雷暴大風或冰雹到5月底,南方還有兩輪明顯降雨過程。從26日20時至27日20時,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四川、貴州、廣西、云南及西藏等9省區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局地還將有大暴雨。 與此同時,河北、遼寧、山東、廣西、廣東、江西、浙江、福建等8省區部分地區將有雷暴大風或冰雹天氣;山東、湖南、江西等地部分地區將有短時強降水天氣。 之后在28日至31日,江南、華南以及貴州等地又將有一次明顯的降雨過程,不少地方還將有暴雨出現。
16c92b328f769aaaa6974d196025991e.jpg (40.5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27 13:11 上傳
可以看出,近期南方降雨頻繁,而且強降雨、強對流天氣也不少。實際上,今年以來,極端天氣頻頻造訪我國,尤其是進入四月中旬以來,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多次來襲。和往年比,今年天氣有異常嗎?面對極端天氣,我們又該怎么防、怎么躲?一起聽聽專家怎么說。 今年氣候異常嗎?
我國進入了氣象災害年? 沙塵暴、極寒天氣、龍卷風,自2021年冬春交接開始,極端天氣接連發生,對此,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表示,截至目前,我國氣候相對異常。 一方面,極端天氣頻繁出現。春季沙塵天氣成主角,發生次數與2007年狀況相當,進入到四五月份后,強對流天氣又開始頻繁出現。
另一方面,氣候出現了快速轉換。比如去年冬天以來,1月中旬前非常寒冷,但1月中旬后快速增溫,整個冬季出現暖冬的現象。
fb12004a866d9b6875c2c26d23cf3cd4.png (205.95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27 13:11 上傳
極端天氣事件頻繁是否意味著我國突然進入了一個氣象災害年? 周兵介紹,大概在1998年前后,極端天氣事件開始增多,并不是近兩年才出現的現象。“近些年降水的強度明顯有增長趨勢,氣候的格局也在悄悄變化。” 今年極端天氣背后的共同主角是誰? 為什么今年冬春會發生一系列跟往年偏差比較大的極端天氣狀況,它們的背后是否有一個共同主角呢?專家們捕捉到了這個角色——大風。 “今年到目前為止,大風似乎成為強對流天氣、沙塵天氣和寒潮冷空氣的主角,大風現象串聯了整個季節。”周兵介紹稱,今年沙塵暴的啟動者是風,強對流天氣、雷暴大風、龍卷風的主角也是風,冬季的寒潮強冷空氣也是以偏北大風為主體,所以說似乎大風成了貫穿冬季到春季的一條主線。
a3bb5d11148e3380caeb7d3be4102f5f.png (145.25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27 13:11 上傳
極端天氣可以監測預警嗎? 強對流天氣的特點就是風、雨、雷、電、冰雹,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表示,對于非常極端的天氣,在極端的可能性到臨近分鐘級的時候,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預警。 如果是信號強的,可以做到提前幾分鐘到十幾分鐘,甚至是小時級發布相對更精準一點的預警,“但這樣的預警時效性要求非常高,需要整個社會響應的效率和力度跟上。”
ef2de688c2524365268a22e533f50859.png (298.43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27 13:11 上傳
張濤分析稱,此前長江中下游出現的大范圍雷雨強對流天氣大部分不那么極端,極端的情況只是小部分,中央氣象臺、地方氣象臺都很早發布了預警。“但針對龍卷風而言,是不可能提前很長時間給出精準預報的。”
來源:新聞聯播(ID:cctvxwlianbo)綜合焦點訪談、中國天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