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養豬收益不錯,不但繁育了200頭豬仔,而且出欄了30多頭肥豬。”宿松縣下倉鎮長安村坂屋組脫貧戶石二毛邊麻利地清洗豬舍邊說。只見豬舍內干干凈凈,十幾頭豬仔正悠閑地吃食、玩耍。
近年來,石二毛在國家扶貧政策的扶持下,走上了規模化、產業化養豬的脫貧致富之路,母豬存欄數量由過去的8頭發展到50余頭。去年,他的豬場共繁育仔豬500余頭,出欄肥豬200余頭,總產值達100萬元,除去成本,純收入有40余萬元;通過繁育豬仔、飼養肥豬,石二毛創出一條脫貧致富路,實現了從建檔立卡貧困戶到生豬養殖示范戶的蛻變。
下倉鎮畜牧獸醫站站長王更生介紹,在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中,下倉鎮黨委政府充分發揮當地空氣好、環境好、荒地資源豐富等自然稟賦,采取招商引資、吸引人才返鄉、培育養豬大戶等方式,大力發展養豬產業。在脫貧戶石二毛的帶動下,長安村年肥豬出欄量達50頭以上的養豬大戶已發展到4家。該鎮通過招商引資方式,分別在東興村郭灣組、望墩村下屋組新建了一座現代化的良種豬繁育基地,三元雜交豬不但生長期短、經濟效益高,而且瘦肉多、宰肉率高,非常受市場歡迎。去年,兩個基地母豬存欄數達到1000余頭,共繁育仔豬7000余頭,按每頭仔豬1360元的市場價格計算,總產值為952萬元,純利潤能達到500萬元;今年是1000多頭母豬產仔的高峰期,可繁育2萬頭仔豬。仔豬繁育產業在東興村、望墩村的蓬勃發展,不僅帶動了當地村民的就業,而且使當地數百個農戶和多個村級集體每年從數十萬元的土地租金中實現家庭和集體穩定增收。
據了解,近年來,下倉鎮通過幫助養豬大戶辦理能繁母豬、育肥豬的政策性保險,降低養殖風險率;同時定期組織畜牧獸醫站專業技術人員上門技術指導科學養豬疫病防控工作,不斷提高群眾養殖生豬的積極性。截至目前,全鎮已發展年出欄50頭肥豬或仔豬以上的養殖大戶13家,其中年出欄仔豬1萬頭以上和出欄肥豬5000頭以上的大戶各2家。去年,該鎮通過發展養豬產業,共出欄仔豬1.3萬頭、肥豬1.4萬頭,總產值達8700萬元。
如今,專業繁育仔豬、飼養肥豬,已成為下倉鎮發展養豬產業的兩條重要路徑,為進一步拓寬該鎮的富民強鎮路描繪出了一幅美好的發展藍圖。(孫春旺 羅丹)
稿件來源: 下倉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