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是對外開放最重要、最核心的內容,也是推動一個地區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最重要的支撐,讓“雙招雙引”工作取得實效,是各地黨委、政府必須做好的重點工作之一。
為推動“雙招雙引”工作成效,安徽省宿松縣涼亭鎮立足發展定位、資源優勢和產業布局,積極開展“雙招雙引”工作,大力招外商、爭政策、引資金,為企業提供“店小二”式服務,形成了“人才回鄉、資金回流、項目回歸”的局面,實現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雙突破不斷夯實鎮域經濟發展基礎。
6月25日上午,三德村佳興米業廠房里,生產車間、檢測中心和派送中心,一片繁忙景象。
佳興米業總投資3600萬元,年產量36000噸,是宿松全縣規模最大,安慶市轄區內產量最大的糧食加工企業。企業創辦人名叫姚良,今年44歲,回鄉創業20多年。佳興米業是集收購、烘干、儲存、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化民營企業,在當地也是龍頭企業。擁有日處理200噸以上的稻谷烘干線,日產200噸的大米生產線。產品遠銷廣東、海南、浙江、福建、江蘇、上海及本省等30多個城市和地區,成為市場上的香餑餑。
連年來,公司先后榮獲“全國放心糧油示范工程示范加工企業”;“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良好行為Ⅲ企業”;“全國綠色農產品推廣企業”等。
“我的目標是要為營造一流優質品牌再創新佳績,為全面推動鄉村振興作出新貢獻。”姚良說。
對于佳興米業這樣的規上企業,涼亭鎮黨委政府非常重視,成立專班,結對服務。同時聚焦特色發展,推進這些落戶本地的在手項目做大做強。
座落于楓驛村陶土工業園區的安徽晨旺林星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現代化纖維板制造企業,2018年開工生產,項目總投資2480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秸桿、枝丫材、木材、廢舊木質材料收購,植物纖維條板、輕質復合保溫板材、建筑節能保溫隔熱材料、建筑節能隔音材料、其他合成纖維、新型木質地板等的研發、生產、銷售、民用建筑材料、辦公桌椅、家具生產銷售等。年產中(高)密度纖維板15萬立方米,年銷售收入1.8億元,利稅2800萬元。
公司整條生產線裝備了國際上先進的生產設備、檢測儀器,引進了國外熱磨設備及全液壓缸帶式連續液壓設備,配備進口磨機、銷片機2臺套、大型剝皮機和搭配料倉、砂光機、反應釜及螺旋上料系統、環保型鍋爐等設備,構建起智能數字化工廠。采用工藝成熟、技術先進的干法生產工藝,以當地的松樹、硬雜木等次小薪材為原料進行加工生產,市場前景廣闊,屬國家扶持的綜合加工利用環保型企業。
公司將高效率的生產制造系統,嚴謹細密的高新技術及計算機聯機生產的高性能化注入到公司中,為企業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晨旺林星新材料有限公司是龍頭企業,為推動我鎮經濟發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公司立足本土,服務全國。以信譽謀求發展,以質量鑄造未來,依靠準確的市場定位和不斷創新的經營策略,創造出廣闊的發展前景,是我們重點打造的規上企業。”涼亭鎮副鎮長廖偉說。
涼亭鎮是宿松北部山區規上企業最多也最集中的鄉鎮,許多之前“鯉魚跳龍門”外出尋求發展的打工仔,如今“春暖鳳還巢”。從白領到農民,夏家村的胡江林跨越的不僅僅是兩個行業,更跨越了從城市到鄉村的藩籬。嚴恭山下,涼亭河畔,烈日炎炎,驕陽似火。在夏家村一座荒蕪多年的山地,胡江林望著眼前養殖區內氣派的鋼架豬舍流露出滿心歡喜。
胡江林曾在天津、上海創業,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收入頗豐。但長期往返于城市和鄉村之間,他清晰地了解城里人對于綠色安全農產品的需求,也了解村里人對于致富的渴望。發展種養恰恰可以在二者間搭起一座橋梁。經過認真思考,決定回到老家成為一名“新農人”。
2019年11月,胡江林創辦成立安徽順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這是一家以母豬繁殖為主的大型種養結合的綜合農業開發企業,目前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200萬元,計劃今年9月份完工交付使用,建成之后,將是全縣最大的能繁母豬基地,有能繁母豬7800頭。
像胡江林一樣的農村青年返鄉創業,不僅消解了“鄉愁”,更是讓這種“鄉愁”轉化成了生產力,為破解農村“空心化”提供了新的解決之道。
“我們是像當年支持鄉鎮企業一樣支持返鄉創業,讓農村成為引人入勝的天地,讓農業成為令人向往的產業,讓農民也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為農業轉型和農村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廖偉說。(作者 司舜 孫海濤)【2021年7月1日】
稿件來源: 安徽學習平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