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正式印發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水安全保障規劃》。今后,長三角區域將構建起“一軸一核、一屏一帶、三廊多點”水安全保障總體布局。到2035年,長三角區域將實現洪澇無虞。
長三角區域江海交匯、水網縱橫。《規劃》明確,長三角區域將全面統籌協調長江、淮河、太湖流域和東南諸河綜合治理體系,注重互聯互通、聯防聯控、共建共管、協作協同,形成“一軸一核、一屏一帶、三廊多點”水安全保障總體布局,系統解決水災害、水資源、水生態和水環境問題。
具體來說,就是以長江沿線為主軸,環太湖區域為核心,西部大別山、黃山、天目山等丘陵山區為生態屏障,東部河口水域和沿海岸線為保護帶,淮河、錢塘江、大運河等河道為骨干廊道,巢湖、滆湖、洪澤湖、千島湖、高郵湖、淀山湖、駱馬湖、石臼湖等湖泊為重要節點。
《規劃》還提出了水安全保障的多項主要建設任務。在防洪減災方面,長三角區域將統籌區域內外、流域間、左右岸、干支流洪澇關系,以長江、淮河、太湖流域為單元,完善防洪除澇布局,制定銜接協調的防洪除澇標準。
同時,重點強化長江、淮河、太湖等大江大河大湖,新安江、錢塘江等重要支流和獨流入海河流,以及中小河流等綜合整治和提質升級。此外,長三角還將加強防臺防潮減災工程建設和重點澇區治理,提高洪(潮)澇風險應對能力。
接下來,長三角區域還將打造互聯互通的水資源供給保障體系。一方面,加強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推進科學配水、合理用水、優水優用、分質供水,完善重點區域及跨區域水資源配置格局。另外,加強灌區現代化建設與改造,提升城鄉供水保障能力,加強水資源統一調度。
今后,長三角區域將著力構建共保聯動的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體系,開展河湖水域等水空間劃定,推進重點水域陸域污染協同治理,加強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值得一提的是,深度挖掘并大力弘揚江南水鄉、大運河等水文化內涵,強化遺產保護和利用。
而在監管方面,長三角區域將推進協同治水體制機制創新,深化水利改革,打造數字流域,強化水利科技創新和水安全風險防控。
《規劃》提出,到2025年,長三角區域水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初步建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相適應的水利現代化體系,太湖流域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達到較高水平。
到2035年,長三角區域全面建成現代化水安全保障網絡,實現飲水放心、用水便捷、親水宜居、洪澇無虞,江南韻、古鎮味、水鄉風的長三角特色水文化全面弘揚,水安全保障能力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來源:鳳凰網安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