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018年教育部設立人工智能專業之后,我國累計已有近百家高校開始培養人工智能方向的學生。隨著人才需求的不斷擴大,在這個暑假,不少在校大學生已經提前進入企業,開始了在企業的培訓和磨合。
沒畢業先“上崗” 人工智能專業人才需求巨大
李夢瑤是一名河北金融學院的在校大學生,早在大二上學期,她就加入了學校組織的人工智能訓練營。校方告訴記者,之所以開辦這個人工智能訓練營,讓更多在校學生提前走進企業,提前“上崗”,更好地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71d84d40a8f08fffb5a465dd2177f10b.png (224.71 KB, 下載次數: 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11 10:20 上傳
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到2800億美元,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也達到了3000億人民幣。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業的深度應用,人工智能專業的人才需求量巨大。
eabfddb9bfa3551eff724fd5143e2e35.png (268.09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11 10:20 上傳
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 魏凱:在生產車間、道路上、農田里、病房里,把人工智能真正使用起來,這類人員的數量需求非常龐大。
b7b2f51938c3142d807337658b8b6bdd.png (318.25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11 10:20 上傳
智聯招聘首席執行官 郭盛:整體人工智能的職位增長量大概是45%到50%,已經非?炝。比如計算機軟件、互聯網行業、機器制造業里的人工智能,增長都非常快。
破解人工智能技術落地難 人才培養模式亟待更新
采訪中記者發現,人工智能專業的在校大學生進入企業,能讓企業提前鎖定人才,也提高了專業學生對產業最新發展的理解。
專家表示,近年來,在應用層面,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很快,傳統的人才培養不僅數量偏少,能力上往往還存在滯后。
bc7afc757d5bfd3fa48b729b2756c659.png (148.59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11 10:20 上傳
河南工業大學校長 李成偉 :我們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與產業的實際往往有一些脫節,特別是像人工智能這種前沿、戰略性的新興行業。傳統的專業建設教育資源更新的速度,嚴重滯后于最前沿的行業,包括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各高校人工智能專業更多的是以復合專業,即“人工智能+x”的方式發展,結合人工智能與各高校的優勢專業,提高人才培養的效率。可即便如此,仍然存在部分專業學生與產業發展不“適配”的情況。
857d3b9be2aaff9e115e35c0d6ec16a4.png (285.54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11 10:20 上傳
騰訊全球校招負責人 蔡治華:企業和高校之間開展人工智能專業的合作,能夠解決很多人工智能深層次的問題。比如在認知層面和決策層面的一些技術,目前還需要一些突破。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在人工智能方向的人才培養上,我國多個高校與企業的合作正在加強。以產學研的方式培養更多的新型復合型人才,使學生掌握更多實踐、應用技能,更好地滿足科技企業的真實發展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