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7歲的女孩
被父親帶到醫院就診
醫生對她進行檢查后
大吃一驚
……
嚴重尿道下裂合并隱睪癥
養了7年的女兒原來是兒子
“屈醫生,你還記得我嗎?我們娃剛生下來就找你看過。”今年4月份,一位父親帶著孩子找到湖北省十堰市某三甲醫院小兒外科主任屈振繁就診。
孩子縮躲在父親身后,穿著打扮都很中性,僅憑外觀看不出男女,但從門診信息來看,是一個7歲的女孩。
父親關上診室門,低聲對屈振繁說:“當時你說這個娃是男孩,生殖器發育不好,現在還能手術嗎?”
屈振繁當即對孩子進行仔細檢查,發現是重度的尿道下裂合并隱睪癥。“孩子尿道開口位于會陰部,陰莖體發育很差,陰囊也很小,空虛,在腹股溝處可以觸及到花生米大小的睪丸樣結構。”屈振繁說,像這樣的情況,一般建議查染色體確定性別,而家長也確實查過染色體,46XY,證實孩子就是男孩。
為什么身份證上登記的是女孩?
為什么現在才過來治療?
這7年來,
孩子和家庭經受了怎樣的困擾和難堪?
屈振繁說
他一時間無法想象,
只能先給患兒安排住院。
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我無法在電子病歷上保存診斷,系統提示診斷與性別不符。”屈振繁說,系統不允許把一個“女孩”當作男孩來治療,且住院后還涉及到保險等相關問題,他只好讓家長回去找當地派出所修改性別,并給孩子開具了病情診斷書。
發病率約為1/300
將通過手術恢復男兒身
孩子的性別更正過來后,7月5日患兒入院,并于7月6日開展了第一次手術,將雙側睪丸下降固定,放到正常位置。“同時給予藥物治療,等發育好,條件成熟再做尿道下裂手術。”
屈振繁介紹,尿道下裂手術較為復雜,工程量大,需精細操作,對醫生的要求也較高。其分型不同,手術方法也不同,術中重建尿道、糾正畸形等,有些病例需多次手術完成。
據介紹,近幾十年來,尿道下裂的發病率有所上升,從0.2%上升到0.4%,發病率約為1/300。該科室每年都開展幾十例手術,病因可能與環境惡化、激素干擾物和殺蟲劑的使用有關。
醫生提醒:6-18個月是尿道下裂患兒擇期手術的最佳時機
屈振繁表示,手術矯治是治療尿道下裂的有效方法,一般6-18個月是尿道下裂患兒擇期手術的最佳時機。
在這期間修復好,基本不會影響到生殖器的正常發育,同時也不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長大后可以正常結婚生子。
他提醒家長一定要留心,一旦發現孩子尿道下裂,盡早治療。
來源:十堰晚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