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直在外地做生意的社區居民陳師傅與妻子一起開車回家,夫妻倆開心地看到:原來黑漆漆的河堤公路上有了一盞盞路燈,原以為又要將車子停到城區某小區的陳師傅這回直接將車子開到家門口,他說:“很好,路燈的光亮從路上延伸到了家門。”事實上,全縣所有的背街小巷都亮起了這樣的小路燈。
3738341_949319.png (102.14 KB,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24 13:20 上傳
今年,有群眾反映河西山殯儀館路段沒有路燈,而且車流量較大,每到夜晚,一片漆黑,十分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存在安全隱患。宿松縣住建局城區路燈管理所工作人員,在走訪縣城區背街小巷及城鄉結合部時,發現該路段周邊有殯儀館、公墓管理處、福利院、救助站等民生單位,道路緊靠河西山,施工難度較大。
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再難也要去辦并且一定辦好。城區路燈管理所干部職工多次到相關部門協調,經過認真調研和多輪磋商,最終制定出了解決安裝路燈問題的詳細方案,并迅速啟動了路燈加裝工程。投入約30萬元,共加裝近40盞節能環保的LED光源路燈。
“我們在進行民意調查中了解到,由于背街小巷不亮燈而造成的群眾出行不方便、環境衛生保潔難、社會治安存隱患等,成為當地群眾反映較多的問題。”城區路燈管理所所長周建威說。
3738342_777404.png (366.8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24 13:20 上傳
近40盞燈把光明延伸到背街小巷,照亮了每一個回家者的歸途,更把溫暖傳遞到了他們心中。
“我們這里的路燈最近一直不亮,向社居委反映后,沒想到當天晚上管理所就派人過來,解決好了。”8月21日一大早,沙帽街居民吳海玲來到城區路燈管理所向所里的干部職工深鞠一躬,感謝他們盡心盡責辦實事、解民憂。
“有路無燈、有燈不亮”是一些街道的通病,也是城鄉管理的老難題。在城區路燈管理所幫助下,沙帽街的路燈亮了,雖然不過是一件小事,卻給當地居民帶來了極大的實惠和便利。這種解決民生微實事的背后其實彰顯著為民服務的大理念,也讓人看到相關部門為民辦實事的真心誠意。
“為人民服務不是喊口號,更不是作秀,一言一行都能應印證其心中是否有群眾的理念。為人民服務需要目中有人,心系民生冷暖,善于幫群眾解決大小事情,群眾有訴求,就應當有服務。”縣住建局干部石艷華說。
3738343_109253.png (368.71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24 13:20 上傳
宿松城區路燈管理所管理的路燈面積近7平方公里,管理的路燈達7000余盞,點多面廣、人手不足。為確保路燈亮化率和設施完好率,路燈所在現有條件的基礎上,提出了以管理人員分片網格化巡查為主,公開報修電話方便群眾報修和發動系統干部職工與親朋好友住地聯查為輔的報修機制,盡最大可能做到路燈損壞不亮問題能及時發現、及時處置、及時修復,提升群眾滿意度。
與此同時,通過對路燈燈桿上張貼的路燈標示牌、編號和報修號碼,在巡查過程中,能夠精確鎖定需要維修的路燈,便于應急維修。通過全覆蓋、分組分段檢查維修方式,逐步清理可能存在的電能消耗、線路故障等問題。清除路燈桿上的商業廣告、廢舊鐵絲,整治傾覆歪倒的公益廣告牌并對遮擋路燈的行道樹進行修剪,清理殘枝敗葉,從而使路燈更亮。
路燈所建立了內部考核制度及周例會、分片包保、車輛管理等工作制度,全力確保亮燈率;每周路燈檢修不低于3次,周一、周三、周五固定巡查檢修;亮燈率與作業班組人員工資掛鉤,將路燈所全員編入巡查隊伍,明確各組巡查責任、范圍;完善應急搶修方案及處理措施;開展“拉網式”路燈巡查檢修。通過全覆蓋、分組分段檢查維修方式,逐步清理可能存在的電能消耗、線路故障等問題。
路燈所經常性開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動,作業車安裝警示燈、加裝警示牌,上崗作業人員嚴格落實安全生產有關規定,統一穿戴安全防護用品,規范操作、認真檢修,作業期間在顯目位置擺放警示標牌,帶班人員跟班作業。
為加快推進城區路燈升級改造工作,喜迎建黨100周年,孚玉路路燈升級改造項目今年5月底啟動。路燈管理所干部職工主動放棄節假日、周末休息時間,組建兩個工作專班,分頭推進,于6月20日前完成孚玉路路燈升級改造項目。
截至目前,已對城區15條主次干道路燈進行升級改造,將傳統的高壓鈉燈光源更換為新型的LED節能光源。同時,加強日常巡查維護,保證故障路燈及時發現、及時維修。通過干部職工們的連續奮戰,已完成城區多條主干道路的升級改造工程,更換路燈230余盞。
“為民服務需要多些精細化措施。這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實踐。深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活動永遠沒有終點,這種不拘小節的貼心服務正讓人看到了為民辦實事的真心誠意。廣大人民群眾也更需要有這種便民舉措的推出,因為這樣的便民舉措比說的唱的都要實在得多,才正是老百姓真正需要、期盼的群眾路線。”縣住建局副局長張曉東說。(融媒體記者 司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