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展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是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增進民生福祉、推進“三醫聯動”改革、促進醫藥行業健康發展的重大舉措。
9月28日下午,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我省在全國率先開展高值醫用耗材帶量采購改革,創新“組套分組法”,先后成功開展了骨科關節、心臟起搏器等4類、407個產品集中帶量采購談判議價。
e6d9eecb5f06c0a400c763895b20676d.jpg (77.76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9-29 16:38 上傳
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虛高,一直為社會各界詬病。作為全國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試點省,我省在全國率先探索。今年我省進一步優化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制度設計,完善醫用招采規則,堅持“一品一策”,創新建立“醫院報量,臨床評價,帶量集采,組套競爭,五步降價”的集采工作機制,形成了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的“安徽模式”。
根據國家統一部署,今年我省按照“省局統籌,分層推進,分類指導、分批開展”原則,組織開展了骨科脊柱、眼科人工晶體、血液透析器、冠脈擴張球囊、一次性使用留置針和臨床檢驗試劑集中帶量采購,擴大了集采的規模效應,持續鞏固改革成果,推動我省醫用耗材形成“質量可靠、價格合理、競爭有序、監管有力、使用規范”的新治理格局。
如今年開展的骨科植入脊柱類集中帶量采購,最終24家企業57個組套(涉及853個產品)中選,實現了國產和進口產品價格同降的局面,中選產品與類別參考價相比,平均降幅為75%,年節約資金約2.95億元;在全國率先開展的臨床檢驗試劑集中帶量采購談判議價,共88個產品談判議價成功,平均降幅為47.02%,年節約資金約1.73億元;安慶市組織的冠脈擴張球囊集中帶量采購,共有29個產品中選,平均降幅89.5%,冠脈球囊從4000元左右降至300元左右,年節約資金超2億元。
截至目前,今年我省共完成5類醫用耗材、5類臨床檢驗試劑產品集中帶量采購,共節約資金約9.72億元,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省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推進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改革,擠壓了醫用耗材虛高價格,減輕了群眾醫療費用負擔,推動了公立醫療機構改革,促進了醫藥行業健康發展。
大型醫用設備集中招標采購一直是醫藥招采改革的深水區。大型醫用設備采購資金大、運行成本高、使用技術復雜,直接關系醫療服務成本,是影響醫療費用的重要因素。
cc6321966433b0c6292544106b694db1.jpg (75.99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9-29 16:38 上傳
資料圖。圖自視覺安徽
近年來,我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創新集采方式,推進使用非財政預算安排資金的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采購模式改革,進一步擠壓價格水分,凈化市場環境,助力構建行業發展新格局。
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我省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采購總金額達5.3億元,與醫院預算采購價相比,節約近2.6億元,節資率達33%。
據介紹,當前,我省正探索合理制定、調整相關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標準,引導醫療機構合理配置大型醫用設備,配套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力求讓集采降價成果惠及于民。
省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醫療保障工作重要論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常態化、制度化開展醫用耗材和大型醫用設備集中采購,探索完善集采政策,擴大集采覆蓋范圍,促進醫用耗材和大型醫用設備價格回歸合理水平,減輕患者負擔,降低企業交易成本,凈化流通環境,引導醫療機構規范使用,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需求。
來源:安徽日報 記者:朱琳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