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秀月
頂著“國內首檔離婚綜藝”名號的《再見愛人》收官了,沒有想象中的炒作、狗血、噱頭,反而頗為認真地討論起親密關系里的種種,引得屏幕前的觀眾紛紛寫起小作文。
240f94971eb8945506a3b5a7046aa9fb.jpg (116.02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24 15:05 上傳
《再見愛人》海報 有網友認為,節目中的嘉賓活得太奢侈了,40+還能坐下來只談感情。也有網友表示,這恰是這檔節目的勇敢之處,它在傳達“情感和情緒是有價值的,它跟生活一樣,值得我們花時間坐下來談論”。 這種討論似乎也映射著現代社會的變化。過去人們把婚姻賦予很多外在的意義,“家丑不可外揚”,所以婚姻總保持著神秘。而且很多人都默認,進入婚姻后,愛情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小品中的那句“湊合過吧,還能離咋地”戳中很多人的心聲。 但到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婚姻中的愛究竟應該是什么樣的? 《再見愛人》中,復旦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沈奕斐提到一個流傳甚廣的觀點——我們沒有愛情了,但我們有親情。沈奕斐認為,這是高估了自己的感情關系,親情其實比愛情更高階,你沒有愛情了,更被說進化成親情。
8c2c586e728f21d4fc5f806f67d04c2e.jpg (56.22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24 15:05 上傳
視頻截圖 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曾提出一個“愛情三角理論”,該理論認為各種不同的愛情都由三個構成成分組成,即親密、激情和承諾。 親密包括熱情、理解、溝通、支持和分享等愛情關系中常見的特征,激情是情緒上的著迷,承諾則指投身于愛情和努力維護愛情的決心。親密是“溫情”的,激情是“火熱”的,而承諾是“冷靜”的。這三個成分是愛情三角形的三條邊,并且隨時都可能會發生變化。 用這個理論來分析,人們說“我們沒有愛情了,但我們有親情”可能意味著沒有激情了,更或者連溫情也沒有了,僅僅只是在一起過日子,是一種空虛的愛。 但只有激情,似乎也無法維持愛情關系。拿《再見愛人》中的章賀、郭柯宇舉例,他們相識一個月就閃婚,兩人都說想有個家。但結婚后才發現,他們從生活習慣、思維想法到待人接物完全不同。盡管生活在一起十年,卻仍感覺到孤單。
02acdd64f2d828b4c3d97d5da961425a.jpg (76.22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24 15:05 上傳
視頻截圖 從節目中來看,他們之間最大的問題似乎出現在溝通和分享上。彼此都有愛,但卻因為溝通方式不當,無法將愛準確傳遞。又因為自尊,一步步退縮,越來越不敢表達愛。所幸節目最后,兩個人都選擇下車,這或許是個好的嘗試,對屏幕前的觀眾也是一個鼓勵。
485ddaeff86d169c22236f3b31036e3f.jpg (32.61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24 15:05 上傳
視頻截圖 魏巍和佟晨潔之間感情很好,在表達和溝通上都有很好的示范,他們面對的是現實問題,戒不戒酒、生不生孩子,可歸到承諾層面。在這點上,佟晨潔更加理性,所以當魏巍表現出改變的想法后,兩人重歸于好。
dfdc69684030c27499407e1a83c5b9d9.jpg (83.78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24 15:05 上傳
視頻截圖 王秋雨和朱雅瓊的情況比較復雜,兩個人想要的愛不一樣。王秋雨更多認為是生活上、行動上和物質上的照顧,而朱雅瓊想要的更多是情感層面的肯定、陪伴、理解。雖然最后兩人明白這點,但也無力挽回。如王秋雨所說:“我們已經不是一張白紙了,中間都涂抹過五顏六色的東西,有各種各樣的陰影,還有很多傷疤,很難畫出一個美好的圖畫。”
1fad85bae5e3a63764073d8f6dd0686d.jpg (68.17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24 15:05 上傳
視頻截圖 三對嘉賓各有各的困惑,他們努力在旅行中找到答案,但也許這只是一個階段暫時的答案。婚姻中的愛并不是一成不變,它需要勇氣,需要耐心,需要持之以恒。 結婚,并不是愛情的終點。愛情建立在寬容、關愛和溝通基礎之上,追求幸福,是一生的課題。 節目中這三對嘉賓各有代表性,在18天的旅行過程中,他們提供了相對真實的生活狀態和情感互動。很多網友評價,感謝他們的真誠,暴露自己婚姻問題的同時,也成全了觀眾,讓觀眾“像一面鏡子照出了自己”。 這也顯示出近年來綜藝節目的趨勢,從戶外真人秀逐漸轉到紀實觀察領域,從個體樣本中探討社會話題,以真實的力量打動人,引發觀眾思考。作為一個實驗性的節目,《再見愛人》拓寬了該類型節目在內容上的邊界,也帶給從業者一個啟發,也許研究真問題比請明星大咖更受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