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桔綠時。金秋十月,丹桂飄香,群山染上了顏色,大自然被裝扮的姹紫嫣紅。走進宿松縣長鋪鎮鐵寨村,到處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家家戶戶忙著采摘柑桔,將一個個黃橙橙、金燦燦的桔子從枝頭剪下,放入籮筐中,待籮筐裝滿了,迅速搬運裝車,發往縣城各個超市或水果批發商,然后進入千家萬戶。時值周末,但見一排排的車子停放在公路兩旁,慕名前來采摘柑桔的游客絡繹不絕,有的呼朋結友,三五成群,有的攜妻帶子,全家出動。孩子們跟在大人身后,在桔園里穿梭追逐,或拿著手機拍照,處處洋溢著歡樂的笑聲。
據了解,長鋪鎮鐵寨村是聞名全縣的柑桔村,有著近50年的柑桔種植歷史,其出產的柑桔色鮮皮亮、甜中帶酸、瓤薄汁多、口感爽勁,曾被安徽省農業廳評為優質農產品。柑桔種植已成為鐵寨村的一項支柱性產業。劉畈組是鐵寨村有名的柑桔種植村莊,該組50多戶居民家家種植柑桔。走進劉畈組,猶如走進柑桔的王國,黃橙橙的柑桔掛滿枝頭,在陽光照耀下,格外耀眼。筆者走進史江貴家庭農場,聽聽他的柑桔“種植經”。說起柑桔種植,這位淳樸厚道的農民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的講了起來。“我家三代都是種植柑桔,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種植。我爸爸就是種植柑桔的。那時候家里很窮,生產隊人多地少,平均一個人才一畝二分地,種植莊稼產量不高,家家戶戶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得益于國家的富民政策,改革開放后,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縣農業局派專家到鐵寨村開展調研,經實地勘查,專家認為我們這里的土壤氣候適宜柑桔種植,建議我們種植柑桔。大隊的干部立即行動,從縣林業局拉來柑桔苗,家家戶戶就都種上了。一開始柑桔的產量也不高。每年縣里都派專家來指導,從選種、育苗,到施肥、剪枝、松土、嫁接等全程指導。慢慢的,柑桔的產量上來了,現在畝產能達到6000斤左右。種植柑桔讓我們嘗到了甜頭,鄉親們都過上了好日子!”
鐵寨村書記張玉華介紹,現在鐵寨村的柑桔種植面積達到600多畝,年產柑桔四百余萬斤,產值近一千萬元。為做大做強柑桔產業,村里發動群眾成立了宿松縣碩豐柑桔種植合作社,并注冊了“寨鄉桔園”的商標。另外,3個柑桔種植大戶成立了家庭農場,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帶動落后戶發展,走柑桔種植產業化、專業化和規模化的發展道路,推動農業增效、農村美化、農民增收。(項遠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