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霜降節已過,宿松縣的林農們搶抓當前晴好天氣,穿梭在油茶林間,忙著釆摘茶果,呈現出一派忙碌的豐收景象。
近年來,我縣將油茶種植作為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之一,依托當地政策扶持,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助力農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經過幾年的培育壯大,現如今的宿松縣,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油茶樹枝繁葉茂,顆粒飽滿的油茶果掛滿枝頭。
“2003年退耕還林期間,我種了2.6畝油茶,現已進入豐產期,每年油茶油的收入有1.2萬多元。種油茶省工省力,而且收入高,比種任何農作物好。”佐壩鄉碧嶺村黎連生高興地說。
許嶺鎮依托林長制的推行,利用荒山荒地狠抓油茶產業發展,全鎮油茶種植面積達1萬余畝。在許嶺鎮燈塔村油茶林里,一棵棵油茶樹被茶果壓彎了腰,豐收的景象惹人陶醉。
“我們安徽正宏現代農業生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油茶基地有5600畝,涉及2個鎮、4個行政村。今年進入結果期的有2000多畝,茶果多質量好,預計可摘油茶果40萬斤。”基地負責人許友生興奮地說,“基地每年發放撫育施肥、修剪等管理工資100多萬元,有26人通過在基地務工實現了脫貧。”
W020211028530276554091.jpg (328.94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29 09:40 上傳
二郎鎮界嶺村率先實現“一村一品”發展要求,種植油茶6000多畝,是全縣油茶種植面積最多的村。該村林農馮力承包山場1000多畝,全部栽上了油茶,成立皖宜大樹堂油茶專業合作社,自主種植、管理、加工、銷售,每年都有可觀的經濟收入。他自豪地說,他就是靠種油茶走上了致富路。
縣林業局林業技術推廣站站長黎萬春告訴筆者,自“十二五”以來,宿松縣大力調整林業產業結構,狠抓油茶造林,每年以1.5萬畝的速度推進,現已達到17萬畝,大部分油茶樹進入結果期,最早栽植的進入盛果期。今年風調雨順,林農管理精細,油茶果喜獲豐收,根據調查測算,全縣茶果產量能達1300萬斤以上。
宿松縣大力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全面推行林長負責制,改造馬尾松低效林,消滅芭茅山6萬多畝,消除了森林火災隱患,昔日的芭茅山成了金銀山。
為做大做強油茶產業,縣財政部門每年安排財政資金500萬元,支持發展油茶產業。10年間,全縣油茶面積由過去不到1萬畝增長到17萬畝,涌現出一大批龍頭企業和種植大戶,其中,榮獲安慶市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有15家,安徽省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有17家,省級現代林業示范區2個,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1個,帶動2000多人在基地務工增收脫貧。與此同時,當地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每年秋末冬初,漫山遍野綻放著潔白的油茶花,飄香四溢。
W020211028530276803605.jpg (626.15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29 09:40 上傳
“宿松發展油茶產業已成為林農致富的支柱產業,發展快、管理好、重視程度高。得益于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在資金上給予扶持,極大調動了林農發展油茶的積極性。同時,實行林長負責制作用大,造林工作層層有人抓、有人管。”縣林業局分管副局長黃松友說,“縣林業局每年還專門邀請國家、省、市級林業專家,到基層傳授造林管理、修剪施肥、病蟲害防治技術知識,提高了林農科學管理技術水平。”
據了解,今年以來,我縣將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油茶產業發展把脈問診,幫助林農們將油茶產業做大、做強、做優,推動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 林業局 作者: 周正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