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發布。意見聚焦老年人的“急難愁盼”問題,從健全養老服務體系、積極培育銀發經濟等方面提出具體舉措。
健全養老服務體系
ad53899114b08ef8c4a570fc3172b569.jpg (63.2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1-25 10:04 上傳
△今年11月,在海南省文昌龍樓航天大社區綜合服務中心,老年人享受打臺球樂趣。 進一步規范發展機構養老。加強光榮院建設。 公辦養老機構優先接收經濟困難的失能(含失智,下同)、孤寡、殘疾、高齡老年人以及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為社會作出重要貢獻的老年人。 研究制定養老機構預收服務費用管理政策,嚴防借養老機構之名圈錢、欺詐等行為。 各地制定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對健康、失能、經濟困難等不同老年人群體,分類提供養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復照護、社會救助等適宜服務。 2022年年底前,建立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制度,評估結果在全國范圍內實現跨部門互認。 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逐步實現基本養老保險法定人員全覆蓋。
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撐體系
f50f59cf1e0144ff0af451dbb1cd8241.jpg (85.61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1-25 10:04 上傳
△今年10月,山東臨沂,醫生為老人測量血壓。 加強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和保障,完善從專業機構到社區、家庭的長期照護服務模式。 發展“互聯網+照護服務”,積極發展家庭養老床位和護理型養老床位,方便失能老年人照護。 2025年年底前,每個縣(市、區、旗)有1所以上具有醫養結合功能的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
促進老年人社會參與
將老年教育納入終身教育體系,鼓勵有條件的高校、職業院校開設老年教育相關專業和課程。 依托國家開放大學籌建國家老年大學,搭建全國老年教育資源共享和公共服務平臺。 推動部門、行業企業、高校舉辦的老年大學面向社會開放辦學。
217659819488f4732b514ad10f53ba44.jpg (95.68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1-25 10:04 上傳
△今年11月,湖北襄陽,老年大學舉辦運動會。
著力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
各地要將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納入城市更新、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統籌推進。 在鼓勵推廣新技術、新方式的同時,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加快推進老年人常用的互聯網應用和移動終端、APP應用適老化改造。 實施“智慧助老”行動,加強數字技能教育和培訓,提升老年人數字素養。
5d3328383a507dea258b0727fd38f303.jpg (53.03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1-25 10:04 上傳
△今年6月,浙江杭州,一位老人在展示西湖區北山街道手機端適老化服務平臺,通過該平臺,老人可在線預約各類生活服務等。
積極培育銀發經濟
968f2711f85843ce714bee51ad3e4a61.jpg (84.96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1-25 10:04 上傳
△今年6月,江西上饒,工人在車間加工生產智能老人手機。
強化老齡工作保障
到2025年,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區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居住區建設補短板行動等補建一批養老服務設施,“一刻鐘”居家養老服務圈逐步完善。 研究制定住房等支持政策,完善階梯電價、水價、氣價政策,鼓勵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履行贍養義務、承擔照料責任。 開展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活動,將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情況納入文明城市評選的重要內容。 支持研究機構和高校設立老齡問題研究智庫。 推進跨領域、跨部門、跨層級的涉老數據共享,健全老年人生活狀況統計調查和發布制度。
來源:央視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