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7日上午,走進位于二郎鎮卓嶺村劉屋組“三治融合”主題文化廣場,各種造型的文化宣傳長廊,與一棵棵高聳入云的老樹,一片片亭亭而立的翠竹,一棟棟風格迥異的房舍連成一片,讓冬日的劉屋組多姿多彩,美不勝收。在“三治融合”主題文化廣場的一棵大樹下,一場“法治講堂宣講活動”正在舉行。
1.jpg (796.87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2-8 11:11 上傳
2.jpg (750.63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2-8 11:11 上傳
向前來參觀的20余名周邊村民宣傳法律知識的志愿者,是縣公安局二郎派出所民警張超。自“三治融合”主題文化廣場在劉屋組建立以來,二郎鎮綜治辦、文明辦、司法、婦聯、團委、衛生等部門,有很多像張超一樣的平安志愿服務者成了這里的常客,他們充分依托廣場上建立的自治、德治、法治文化宣傳長廊,積極發揮自身專長,采取開設露天課堂、面對面講解等方式,不僅堅持向當地村民講授黨的政策、法律法規、事故預防、文明家風傳承、可防性違法犯罪預防等方面的知識,還堅持向當地村干部、網格員傳授排查化解矛盾糾紛的方式方法。
縣委政法委副書記劉柳斌介紹,卓嶺村劉屋組是二郎鎮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點,這里不僅山清水秀、村貌整潔,而且民風淳樸、村民和樂,是遠近聞名的基層治理模范村莊,改革開放以來,這里無一例涉及當地村民的違法犯罪案件發生,也無一例民轉刑案件發生,一些鄰里、家庭間的矛盾糾紛,都是村里老黨員、老村干、老鄉賢主動參與化解的,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由此成為二郎鎮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的樣板。為了推廣這里的先進經驗做法,在全縣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應,今年9月,縣委政法委投資近10萬元,在劉屋組建成了全縣首座“三治融合”主題文化廣場,在廣場上設立了黨建文化、鄉賢好人、村規民約、民法典、平安鄉村建設等6個板塊的文化宣傳長廊,以文字和圖片相結合形式,全面展示劉屋組在自治、德治和法治上的先進做法和治理碩果。
3.jpg (1000.37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2-8 11:11 上傳
4.jpg (703.53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2-8 11:11 上傳
“現在,我們這里的衛生環境比以前更整潔了,鄰里之間更和氣了,人氣也更旺了,每天都有人到我們這里參觀和開展各種活動,我自己通過參加這里舉辦的各種活動,對法律知識和國家政策了解更全面了,為自己更快更妥善地化解農村矛盾糾紛帶來很大的幫助。”74歲的劉新林是劉屋組治安網格員,也是“三治融合”主題文化廣場建設的參與者。
劉新林老人說,隨著社會形勢的發展和變化,農村地區發生的矛盾糾紛越來越復雜化和多元化,靠感情和威望去開展工作還不夠,必須懂法律懂政策,要從黨的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層面去解決問題。前不久,他利用所學的政策法律知識,協助卓嶺村委會化解了一起村民間經濟糾紛。
“大家的事大家議,大家的事大家辦;大事大議,小事小議,急事立議,無事不議。”近年來,卓嶺村以黨建為引領,以劉屋組為示范,在全村積極推行“黨建+三治融合”治理模式,將自治、德治、法治與黨的建設、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等專項工作有機融合起來,充分激發全民參與熱情,全面提高鄉村社會治理水平,構建鄉村社會治理新格局。今年以來,該村先后開展重大事項協商14例,通過引導村民有序參與,使道路改造、水利興修、種養產業等8個重要項目得到穩步實施。“如果要用關鍵詞來形容我們村這幾年的變化,那就是‘富’和‘美’,還有‘和’。” 指著修建在“三治融合”主題文化廣場旁邊的一口水質清冽的池塘,卓嶺村黨總支書記董江平一臉的自豪。
鄉村治,百姓安。談到今后的社會治理工作,劉柳斌表示,我縣將以卓嶺村為試點,通過以點帶面、分步實施的方式,在全縣深入推行“黨建+三治融合”治理新模式,充分激發廣大村民自治積極性,實現鄉村治理法治化、多元化。如今在劉屋組,村民們都已成為鄉村治理的主要參與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終評判者。(通訊員 孫春旺 蔡皖松)
來源: 公安局、縣委政法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