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公布了2021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第四批典型案例。梳理發現,11起案例中,有2起涉及“豬肉”問題,其中,明光市一對夫妻,購買進口臨期凍肉,通過清洗重新打包,貼上新的生產日期等標簽再對外銷售。
2021年4月以來,根據市場監管總局統一部署,安徽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針對民生領域群眾反映強烈、社會輿論關注的突出問題,緊盯規定動作,抓好自選動作,重拳出擊,持續發力,查辦了一批與群眾緊密相關、性質惡劣的違法案件。截至11月底,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共查辦案件4.46萬件,涉案貨值1.27億元,罰沒款3.47億元。
池州市青陽縣市場監管局查處安徽綠親然食品有限公司經營未經檢疫的豬肉案
2021年8月27日,青陽縣市場監管局聯合公安部門開展進口冷鏈食品專項檢查,發現一輛箱式冷鏈貨車正在卸貨,內裝100袋“冷凍肉”,包裝袋內外均無標簽標識、無動物產品檢疫合格標志。執法人員現場將上述100袋“冷凍肉”扣押至青陽縣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當日下午對上述扣押物品進行核酸檢測,檢測結果為陰性。9月1日,該局委托安徽國科檢測科技有限公司對上述“冷凍肉”進行抽樣檢驗,所檢項目均為合格。
經查,上述“冷凍肉”發貨方為安徽綠親然食品有限公司,當事人在規定時間內未能提供上述“冷凍肉”的檢疫合格證明材料及動物產品檢疫合格標簽。該批動物產品無有效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無動物產品檢疫合格標志。涉案貨值34000元,無違法所得。
當事人上述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八)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第四十九條第一款和第二款、《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第(六)項等規定,構成經營未經檢疫的肉類違法行為。該局參照《市場監管總局關于規范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裁量權的指導意見》,依法責令當事人立即改正,并作出“沒收未按規定進行檢疫的肉類100袋、罰款34000元”的行政處罰。
滁州明光市市場監管局查處王某生產經營過期食品案
2021年3月5日,明光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根據舉報,檢查發現三界鎮三界村王某院內存有冷凍豬肚、豬耳朵1000余箱(每箱12-15公斤),除一種未標明規格的豬肚無法查看保質期外,其余規格的豬肚以及豬耳朵均超過保質期。該批冷凍食品25噸,貨值58萬余元。
現場另發現新包裝箱、標簽若干,打包機一臺,據當事人交代,上述工具主要用于對該批過期冷凍食品更換包裝,然后繼續對外銷售。經查明,自2020年10月開始,王某夫妻二人在三界鎮三界村經營凍肉生意,王某通過網上購買進口臨期凍肉,到貨后就地化凍,通過清洗重新打包,貼上新的生產日期等標簽再對外銷售。經初步核算,銷售額達300余萬元。
當事人上述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且貨值金額巨大,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序暫行規定》第十六條第二款之規定,該局于2021年3月6日移交公安機關處理,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掌中安徽記者 王瑋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