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篤篤篤、篤篤篤。”
敲了一會兒,沒人應答。“撲空是常有的事情。”東北新城玉龍社區的網格信息員郭忠義告訴記者,他主要負責該社區流動人口信息采集,有些居民是外地務工人員,工作時間不固定,租房里經常沒人。深吸一口氣后,他接著敲響下一戶的門。
W020211230679174297703.png (562.73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2-31 11:02 上傳
玉龍社區靠近汽車北站,流動人口多,現在年關將近,大批省外務工人群回鄉。在疫情常態化的今天,對其進行及時排查并且實時監控,這對社區的綜合治理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因此,網格員經常走街串巷,挨家挨戶逐個統計登記并第一時間上報系統。
“自從成立了黨支部和推行網格化管理,市容市貌改善了很多,群眾的陋習也減少了,路面更整潔,鄰里關系更和諧,人們閑暇時不再是打牌而是去公園健身。”郭忠義告訴記者。
“這里最近在建花溪公園,我和那幫老姐妹又有新的地方跳舞了。之前是沒地方跳,現在是地方太多了,不知道選哪個了。”熱衷跳廣場舞的劉大媽興奮地跟記者分享。劉大媽面色紅潤,完全看不出來已經有六十多歲了。
W020211230679174552821.png (606.55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2-31 11:02 上傳
據該社區黨支委員、居委會副主任余傳紅介紹,之前是包片干部負責自己的區域,轄區發生了事情,工作人員解決問題力不從心。現在是將社會服務管理重心前移下移,在原來街道、社區大格局不變的基礎上,把社區內的居民住宅樓、駐區單位、商業網點、公共場所等劃分成若干個單元網格,在每個網格形成“網格服務管理隊+網格黨小組”的組織構架,實現“人到格中去,事在網上辦”。充分發揮網格服務群眾、改善民生、掌握民情、安全防范、解決矛盾、維護穩定等作用,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記者又來到龍井社區,該社區黨總支委委員楊鐵軍在知曉我們的來意后,馬上滔滔不絕地講述起網格化管理的利民、便民、高效之處。“基于本社區流動人口多、留守兒童多、區域老齡化、多個新建小區和很多原來原有村民變成市民等現實情況,東北新城黨委組織帶領工作人員深層次走訪調研,同時外出到安慶桐城等地的社區進行異地考察。”楊鐵軍說道。
外出考察取來真經,結合實際,該社區持續開展了“雙節”走訪慰問特扶家庭、主題黨日等多項活動。
“以支部網格為單元,我們在愛國衛生月開展‘文明健康 綠色環保’主題宣傳活動,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的宣傳方式,向廣大群眾宣傳環境保護、病媒生物防治、新冠疫苗接種、健康素養等知識,引導群眾保護環境,建設綠色家園,自覺摒棄各種不良生活習慣,養成良好的衛生和飲食習慣,合理膳食、科學健身。”該社區張銀平介紹道。
該社區黨總支還精心組織各支部、共青團、婦聯、關工委等黨員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幗志愿者和鄉賢等有志之士一同參與社區管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東北新城黨工委在轄區居民安置區和小區居民樓全面推行聯防長單元長工作機制的基礎上,深入推進政法干警進網格機制,將2個社區劃分為10個網格,確定社區10位黨支部書記分別擔任所在網格網格長,司法所和縣法院干警分別擔任所在網格網格員。
同時,通過搭建信息互通平臺和建立健全社區信息共享、工作聯動、交叉包保等制度,將聯防長單元長工作機制同政法干警進網格機制進行深度融合,實行“聯防長單元長+網格長+政法干警”工作模式,共同參與脫貧攻堅、疫情防控、平安建設等各項工作。(融媒體記者 韓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