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松縣北浴鄉滑石村地處宿松縣西北邊陲的大別山南麓,該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進一步推深做實林長制改革,結合深化農村金融改革與林權制度改革,積極開發山場資源,促進群眾增收。
平均海拔600米的滑石村屬典型的山區村,山場資源豐富,全村山場面積10056畝,為此確定了“盤活山場資源,發展特色產業”的發展思路。境內常年云霧繚繞,氣候濕潤,土質深厚肥沃且含硒量高,適宜生產優質茶葉。
雖然滑石村茶葉生產歷史悠久,廣大村民均有一定的栽植茶葉、制作名優茶的經驗,但以前茶葉銷售并不理想,產值并不高,廣大村民沒有真正意義上實現增收。為了促進山場資源的開發利用,滑石村成立了宿松縣富達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擴大茶葉規模、提升茶葉品質、提高茶葉產值、增加廣大村民收。
2021年,該村已有176人加入合作社,茶園面積1720余畝,其中村集體面積720畝,農戶面積1000余畝。合作社不但帶動了本社社員,還帶動本村脫貧戶169戶和周邊農戶200多戶從事采茶、制茶及茶園管理,輻射相鄰的陳漢鄉、湖北省蘄春縣張榜鎮等多個鄉鎮,帶動社員、脫貧戶、周邊農戶戶均增收1000余元。2021年,全村產茶5500多斤,總產值達750.12萬元。茶葉市場占有率正逐年提高,產品銷售本省及上海、江蘇、廣東等地,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同時,滑石村先后共引進了6家經營主體和大戶。“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在滑石村大力實施的農村“三變”改革中,經營性資產60萬元折股600股,注入合作社,分紅利3萬元,其中村集體2萬元,農戶1萬元。“三變”改革有力帶動了滑石村經濟發展,為該村村民穩定增收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徑。村集體和群眾收入大幅度提高,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64.21萬元,群眾人均收入達到2.5萬元。
2021年12月,為拓寬村集體經濟組織與農戶融資渠道,緊抓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契機,促進山場資源開發上臺階,滑石村積極推進實施林權擔保貸款,當月即獲得了一筆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全力促進山區產業振興。
“利用這筆資金,除持續發展茶葉產業外,還要大力發展油茶特色產業以及鄉村旅游產業。”滑石村黨支部書記汪愛學說,村集體在現有720畝茶園的基礎上,再發展茶園280畝,將村集體茶園發展到1000畝,使村集體茶業產業收入到達到16萬元,并支持農戶發展茶園1000畝,人均增收300元。油茶在現有2600畝的基礎上,再發展個700畝。鄉村旅游方面,滑石村現已開發茶園休閑觀光、石裂寨觀光、“天池”——長春庵水庫休閑垂釣、三面尖登山和法官廟、龍潭河瀑布賞景等旅游景點,2021年接待游客3萬多人次,農副產品銷售80多萬元,民宿、農家樂等服務收入達4萬元。吸引旅游觀光,帶動了該村服務行業的發展和農副產品銷售。利用貸款資金,還要進一步建設好茶園觀光項目,多途徑、多渠道增加群眾收入,推動鄉村振興。
“滑石村依托特色產業的發展,山村經濟蓬勃發展,山鄉面貌欣欣向榮,已經初步把村域打造成一個產業、生態、康養、旅游融合發展的深山新村。”北浴鄉鄉長齊駿說。
(全媒體記者 羅少坤 通訊員虞太文 汪方勝)【2022年01月11日 第A08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