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入選縣域改革試點以來,我縣緊盯改革目標,扎實推深做實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為推動縣域改革貢獻“宿松力量”。改革亮點先后被《中國青年報》《共青團新聞聯播》《江淮》雜志、《安徽青年報》《安慶改革信息》報道,“皖青先鋒”20次報道我縣改革工作,縣內各主流媒體也多次報道改革工作。
一、堅持高位推動,強化改革工作保障
一是強化領導保障。縣委主要負責同志高度重視試點工作,第一時間作出批示,要求各部門齊心協力,各司其職,高質量完成試點工作,以務實舉措讓青年有感,以良好環境讓青年有為。團市委對我縣改革工作大力支持,堅持靠前督導,市縣一體推進。團省委組織部、團市委主要負責同志先后4次來宿松進行督導調研,并與縣委主要負責同志就改革工作交換了意見。
6a5ff067b9b4f32131cbcbf03778ec44.jpg (118.77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14 10:08 上傳
▲團省委組織部來宿松調研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試點工作
8682bca1f9ee15aaefd9203ce28e2670.jpg (125.69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14 10:08 上傳
▲團市委赴我縣督導推進全國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試點工作 二是強化組織保障。縣委牽頭成立縣域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副書記任組長。在全縣改革工作動員會上,縣委副書記提出要求,要舉全縣之力支持本次縣域改革試點工作。
2e35cb89efab68d6f05cfd41bfe3e297.jpg (66.01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14 10:08 上傳
三是強化制度保障。制定《團縣委掛兼職團干部考核辦法》《宿松縣基層團干部履職考核辦法》《團縣委非編制團干部考核辦法》《宿松縣團(隊)重點工作紀實、通報和約談暫行辦法》《關于支持基層團(隊)組織開展重點工作及品牌項目建設的通知》《共青團宿松縣第十四屆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及常委履職考核辦法》《宿松縣團(隊)工作信息宣傳報道獎勵辦法》,進一步強化不同類別團干部的崗位責任和爭先進位意識。
71149f03a07cba865b6fc2864fe3dd8e.png (14.51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14 10:08 上傳
四是強化資金保障。縣財政以全縣6-35周歲青少年人口數為基數,按每人每年1元安排青年工作經費,今年共安排37.29萬元支持青年發展工作。同時將基層團干培訓經費納入全縣干部教育培訓統籌安排。
五是強化人力保障。充實縣域工作力量,在已成立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希望公益服務中心基礎上,縣委高度支持批準成立團屬事業單位“宿松縣青年發展服務中心”,核定編制數3名。目前已通過遴選工作,選調了2名工作人員。
6541e694fd84e123dda722d4a07906fd.png (129.82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14 10:08 上傳
六是強化部門保障。精心謀劃制定任務清單,細化舉措倒排日期,部門各司其職,深入推進各項任務落實落細,縣委編辦、縣委組織部、縣教育局等部門積極協同配合改革工作,扎實按照工作要求,全力支持改革落地落細。
二、凝聚部門合力,推深做實“四大任務”
一是聚焦“五湖四海”,積極拓寬團的工作骨干來源渠道
團縣委班子按1+2+1+3模式配備,即1名專職書記,2名專職副書記,1名掛職副書記和3名兼職副書記,目前均已配齊。建立團縣委機關專兼掛干部分工協作機制,明確全體人員的責任分工。團縣委本級向政府申請以購買服務形式聘用3名青少年工作干事,各基層團組織通過開發項目崗位吸納返鄉大學生兼職,共征集暑期實踐崗117個。正在選拔宿松籍大學生兼職鄉鎮團委副書記工作,實現社會化選聘、項目化用人。在今年我縣村(社區)“兩委”換屆方案中,明確每個村(社區)“兩委”班子中至少有1名35周歲以下年輕干部,并統籌推進村(社區)團支部書記進“兩委”班子。已聯合縣委組織部制定我縣村(社區)團組織換屆實施方案,同步配齊配強青年委員。
47212525043c4f44a640333c4072e05d.png (37.01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14 10:08 上傳
48e7fb753670150c3e60db10cf118e96.png (222.22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14 10:08 上傳
二是聚焦“選賢任能”,嚴格建立工作目標責任制
常態化實行年度基層團組織書記述職考核制度,考核結果向同級黨委和組織部門反饋,并與評先樹優、選拔任用掛鉤。制定《團縣委掛兼職團干部考核辦法》《宿松縣基層團干部履職考核辦法》《團縣委非編制團干部考核辦法》《宿松縣團(隊)重點工作紀實、通報和約談暫行辦法》《關于支持基層團(隊)組織開展重點工作及品牌項目建設的通知》《共青團宿松縣第十四屆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及常委履職考核辦法》《宿松縣團(隊)工作信息宣傳報道獎勵辦法》,進一步強化不同類別團干部的崗位責任和爭先進位意識。暢通團干部成長渠道,在鄉鎮黨委換屆期間,推薦了10名鄉鎮團委書記成功進入鄉鎮黨政領導班子。機關專兼掛職干部中,3人已得到提拔或重用。
f303366ea4931c3d56cce94b9a4a320c.png (106.21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14 10:08 上傳
三是聚焦“黨建引領”,縱深推進黨建帶團建體制機制
將團建工作納入全縣年度爭先創優目標績效考核體系并明確所占分值(1分)。及時向縣委和上級團組織報告我縣團干部隊伍建設情況。縣委常委會每年專題聽取共青團和少先隊工作匯報。自改革以來,已先后四次向縣委主要負責同志及分管負責同志專題匯報改革工作進展情況。縣政府聯系副縣長也來團縣委專題調研改革工作推進情況。團縣委按月下發重點工作提示單,對基層團(隊)組織實行過程紀實考核。聯合下發《全縣基層團組織綜合考核評價暫行辦法》,綜合運用黨政評價、團內考核、青年評議等方式對各基層團組織展年度綜合述職評議考核。與縣紀委監委及巡察辦對接,將黨建帶團建、隊建工作納入縣級黨委全覆蓋巡察監督內容,目前正在對有關單位進行第一輪巡察。縣深改委已將改革納入年度重點督察計劃。《安慶改革信息》專刊報道我縣共青團改革成效。今年我縣作為《安徽省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試點,堅持高位推動,召開青年聯席會議年度會議,下發宿松縣落實青年發展規劃任務分解方案,不斷完善青年聯席會議制度。印發宿松《共青團“推優入黨”工作實施細則》,建立常態化推優入黨工作機制,自改革以來,共推優入黨26人,占28周歲以下入黨人數的71%。加強團教協作,成功推動團縣委負責人進入縣委教育領導小組和縣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縣政府教育督導辦已制定下發《關于開展宿松縣共青團及少先隊工作專題督導的通知》,將黨建帶團建、隊建工作納入教育評價和教育督導。已成立宿松縣教育團工委,常態化開展對學校共青團、少先隊工作指導聯系。強化縣教育團工委作用發揮,加強對學校團隊工作指導聯系。制定《宿松縣團(隊)組織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清單》《新任團(隊)干部任職談話制度》,落實團干部協管制度,定期召開新任團(隊)干部集體任職座談,邀請各單位分管領導參加,今年已對新調整的13名鄉鎮團委書記開展任職談話。
23f226d2162b77ad1663e4ba618657d3.jpg (84.72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14 10:08 上傳
四是聚焦“亮點紛呈”,打造宿松共青團特色品牌
緊扣全縣中心工作和青少年需求,向社會籌資源,從青年中找幫手,深入打造“青年之家”、青年創業、青年志愿者、希望工程“四大平臺”。1-10月共爭取社會各界愛心資源87.4萬元。開展青年就業培訓2場200人,發放貸款600萬,接受企業委托培訓8家培訓人員560人。注重開展直接服務基層的工作項目,制定《關于支持基層團(隊)組織開展重點工作及品牌項目建設的實施方案》,探索試行“四點半課堂”--共青團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等項目讓基層承辦。通過以獎代補、推動資源下沉的形式,實施“一鄉(鎮)一品”亮團工程及少先隊示范化學校創建“先鋒工程”。我縣“一鄉(鎮)一品”亮團工程經驗做法在《中國青年報》頭版顯著位置、《共青團新聞聯播》宣傳報道。成立縣青年創業協會、青年志愿者聯合會、號仁青年文學會,吸收不同領域中的優秀青年,增強廣泛性、代表性。發揮宿松“青年之家”總門店作用,常年開辦各類主題宣講、青年聯誼、就業創業培訓、青少年興趣班等活動,如今年1-10月共舉辦周末公益班七期,參加人數200余人。加強網上共青團建設,建立網上青年社群,推進官微和抖音號建設。全力推進“一專一站兩聯”建設。建立縣團代表聯絡站,創新拓展團的專門委員會建設,制定《宿松縣團(隊)重要領域、重點區域及重大活動工作組制度》,分不同領域建設專門工作組(委員會)。聯合縣委組織部、縣教育局下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全縣基層團組織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在全縣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中全面推進“組建群團組織,擴大黨的工作覆蓋”實施方案》,加強摸排,對于不符合建團條件的,以鄉鎮為單位成立非公聯合團支部,并派駐團建指導員,目前全縣共計“兩新”團組織117家。積極承接政府購買服務項目,推薦團屬社會組織--義工協會參與縣衛健委政府購買服務項目“頤養家園”計劃,配套資金9.99萬元。進一步規范縣直團工委建設。成立郵政快遞行業團工委、團縣委駐蘇南流動工委,凝聚各界青年。實施積分入團、推優入團及評議入團制度,統籌制定年度團員發展規劃,加大社會領域團員發展力度,全年發展團員1369名,其中社會領域45名。全縣初、高中階段畢業班團學比分別為16.46%、51.96%。全縣52所中學已全覆蓋成立中學團校。做好團員組織關系轉接工作。積極開展縣級“雙紅雙優”“優秀少先隊員”“最美青工”等評選。成功推報省市雙紅雙優集體和個人22個,推報1名全國優秀團干部。
6bf1327b8ed24ae39064a14fc315f9ad.png (1.42 M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14 10:08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