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洲頭鄉下夾村村民組長璩少珍 在洲頭鄉下夾村有一位年近70的老人,他就像鄰家的一位長者和藹、熱情、寬厚、親切。多年來,他用自己滿腔的熱情和無私的愛心為村民們默默無聞的做好事,贏得了村民們的普遍贊許。他就是璩少珍,宿松縣洲頭鄉下夾村余燈組村民組長。
街坊鄰里的貼心人。有句老話叫“遠親不如近鄰”,說的是人在遇到急難事兒的時候,遠方的親戚就不如近旁的鄰居那樣能及時給予幫助,體現了鄰里之間的關系親厚。幾十年來,不論鄰居誰家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難,璩少珍都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主動張羅,忙前忙后出力獻策。
農村政策的宣傳員。這么多年來,他一直非常支持和關心村委會的一切工作,特別是在秸稈禁燒、環境綜合整治等方面,他總是積極主動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并且還親自到田間地頭去巡查火情,同時他還獨出心裁地利用本組的池塘租金在自家屋頂安裝了高音喇叭,每天早晨、下午播放秸稈禁燒的政府禁令和黨的惠民政策。不斷提高村民的自覺意識,從而大大地減少了田間火點的發生。
環境衛生的踐行者。這么多年來,他不論刮風下雨,每天早上都把自家門口道路上的垃圾清理一遍,再將垃圾集中到垃圾桶,不讓路上有一點垃圾出現。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沿公路線的村民都積極地清掃和整理各自門口的垃圾和雜物,若是遇到有亂堆亂放的現象,他就主動上門與這些村民交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細致地教育他們要樹立公共衛生意識,讓他們自覺養成熱愛勞動,注重衛生的良好生活習慣。
農村公益事業的領頭人。璩少珍同志2017年在村民的大力推薦下,成為余燈組組長,從這時起,他更加堅定了為村民辦實事的信心。他所在的村民組有一個大面積的池塘,平常池塘水質清澈明亮,附近的許多婦女每天早上都來池塘邊洗衣服、掃把之類的生活用品。但是由于池塘水位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漲退不定,池塘邊的許多淤泥給農婦們洗滌帶來諸多的不便。他將這些小問題看在眼里,付諸行動上。他積極召集在家的賦閑勞動力,利用池塘租金購買了商品混凝土在池塘邊澆灌水泥臺階,這樣一來,解決了農婦們洗滌衣物拖泥帶水的煩惱。群眾對他為大家服務,親力親為、不計個人得失和義務奉獻的事情銘記于心,也就更加支持他的工作。
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有很多像璩少珍這樣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人。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跡,平凡的感情,都在默默付出的點點滴滴中造就了許多不平凡。這些點點滴滴的感動匯聚成一個個文明、和諧、溫馨的音符,奏響了下夾村文明、和諧、美麗的新篇章。(通訊員 劉能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