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到了,春風吹綠了小草,吹皺了江水,吹黃了菜花,吹白了柳絮,吹鼓了一朵朵花骨朵。沿著宿松復興段同馬大堤行走,“含苞欲放”的小孤山挺立在長江沿岸,遠遠望去,猶如正把春天的故事訴說。映入眼簾的一處繁忙的景象,原來是農民在播種春天的種子,耕耘春天的希望。
W020220222400897220504.jpg (278.6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2-23 09:42 上傳
近年來,復興鎮堅持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戰略,在全鎮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同時緊緊圍繞“公司+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依托合作社、家庭農場,通過聚集人力資源、先進技術、優勢品種等生產要素,打造規模化、機械化、生態化經營的現代農業,擴寬農戶增收途徑。
W020220222400897480178.jpg (331.36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2-23 09:42 上傳
該鎮倡導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范全鎮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大力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重點打造龍蝦深加工、稻漁混養、瓜蔞種植等一批特色農業產業,建設良公豆皮、明中吊瓜子、龍騰葡萄等一批特色農業品牌。全鎮稻漁養殖6400畝、瓜蔞種植3000畝,良公豆皮年生產600噸、產值2400萬元,明中吊瓜子產量年均達10萬斤、產值達260萬元。
W020220222400897699436.jpg (301.74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2-23 09:42 上傳
“今年,我們將通過深入實施‘兩強一增’行動,大力推進機械強農,加快農業‘四新’科技成果轉化,不斷延伸農業種養產業鏈,促進種養業提質增效,同時充分利用洲區重構水利排灌體系的大好時機,探索發展優質大豆、水稻訂單農業,輻射帶動農業生產銷售全產業鏈發展。聚焦定位,合理布局,以規模化、科技化為基礎,有效促進土地流轉,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倉儲保鮮、冷鏈物流以及休閑農業項目。”談到農業的今后發展,復興鎮黨委書記陸克武。(通訊員 徐宿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