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近日出臺 《安徽省建立健全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 實施細則》
015535e1b967b7a3d888030971df5581.png (430.88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3-4 15:07 上傳
明確建立門診共濟保障機制 細則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
單位繳費部分不再劃入個人賬戶。細則明確,改革個人賬戶計入辦法,全省職工醫保在職職工個人賬戶由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計入,計入標準原則上控制在本人參保繳費基數的2%;退休人員個人賬戶原則上由統籌基金按定額劃入,劃入額度逐步調整到統籌地區根據本辦法實施改革當年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的2%左右。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部計入統籌基金。
根據細則,我省通過調整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結構后增加的統籌基金用于建立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參保職工一個自然年度內在定點醫療機構普通門診發生的以及在符合條件的定點零售藥店門診處方外配購藥的政策范圍內費用,在職人員的報銷比例50%起步,退休人員提高5個百分點。同時,與個人賬戶計入額度相銜接,按照上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左右設定門檻費、按照5%左右設定封頂線。探索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實行門診按人頭付費、適度拉開不同層級醫療機構支付比例等,引導參保人員在基層首診就醫。 個人賬戶家庭成員可共濟使用。細則提出,職工及其關聯的配偶、父母、子女,憑本人的醫療保障憑證(包括居民身份證、社會保障卡、醫保電子憑證等)在定點醫藥機構門診就醫或購藥,所發生的醫療費用符合職工個人賬戶支付范圍的,定點醫藥機構從個人賬戶中劃扣;個人賬戶不足支付的,由個人支付。同時,將建設完善處方流傳、個人賬戶信息關聯等醫保信息系統模塊,方便職工關聯家庭成員信息實現個人賬戶共濟使用,實現門診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等。
省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強對個人賬戶使用、結算等環節的動態審核管理,創新門診就醫服務管理辦法,充分運用智能監控系統、實地稽核、引入第三方監管力量等辦法,強化對醫療行為和醫療費用的監管,確保基金安全高效、合理使用。
來源:省醫保局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