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農業發展的根本,是農村穩定的基礎,是農民持續增收致富的命根子,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所在。近年來,九姑鄉將土地流轉作為助推鄉村振興主抓手,立足于發展現代農業,不斷促進群眾增收。
eba9917f73eacb3d63a73c774cdebb00.png (1.27 M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3-14 21:44 上傳
讓閑置土地活起來。九姑鄉地處丘陵地帶,農田土地分散,可供投資的行業較為狹窄,閑置土地的盤活進展較為緩慢。該鄉變壓力為動力,一方面加快土地流轉進度,嚴格按照“依法、有償、自愿”的原則,在把握政策導向、尊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下,大力推進土地流轉,盤活農村經濟;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力度,根據鄉容村貌、因地制宜,精挑細選重點攻關符合當地產業發展方向的投資項目,目前九姑鄉秉持“讓撂荒耕地活起來、產業發展旺起來、群眾增收帶起來”的原則,組織各村召開村民小組土地流轉動員會40余場次,涉及40個村民小組共消化盤活閑置土地資源3538畝,進一步激發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活力。
4d301dd6fba4abf54b4271d46b168b62.png (839.7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3-14 21:44 上傳
讓特色產業興起來。在九姑鄉新安村規模化流轉的土地上,一座座標準化大棚整齊劃一,新繁育的辣椒秧苗長勢喜人。新安村黨總支書記曾雪宏介紹說,集體土地流轉之前,新安村菜苗繁育產業發展分散、規模小、市場價格低。現在規模化的種植管理,僅在葉上組發展菜苗繁育大棚20余個,繁育的品種也從單一的辣椒秧苗發展到番茄、茄子、西瓜、羊角蜜、豆角、黃瓜等20多個種類,得益于菜苗的質量好、成活率高,每年宿松縣各地來購買秧苗的回頭客非常多,菜苗繁育產業已然成為九姑鄉新安村的一張綠色發展名片。
讓農民口袋富起來。“以前這里是一片荒山,家家戶戶青壯年都外出務工了,許多土地荒廢了幾十年,如今村里將土地集體流轉出去,建成了藍莓基地,我和老伴兒經常在基地幫忙除草、施肥。”九姑鄉白馬村村民程國煌說道。據悉,村民將土地集體流轉到村,基地帶動70名村民務工,人年均增收2800元。在九姑鄉,像這樣的產業基地還有很多,既避免了土地荒廢,又能提高土地租金,拓展了村民就業機會,農民收入來源多了,自然也就富了。
九姑鄉黨委書記洪偉說:“九姑鄉黨委廣泛發動全鄉機關干部、黨員、群眾,走訪調查摸底,與群眾深入交流、溝通思想,充分尊重民意,做了許多細致、耐心的解釋工作,逐步解放農民的思想。流轉的土地采用‘產業基地+農戶’的模式,統一運作管理,不僅大大降低了成本,也有效提高了土地的產出效率,廣泛帶動了農民的增收致富。”(通訊員 羅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