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動員廣大村民群眾破陋習,樹新風,以實際行動倡導文明健康的社會風尚,連日來,孚玉鎮發動黨員干部和志愿者深入各個村社區,引導群眾改變舊有殯葬觀念,讓厚養薄葬的新風尚深入人心。
在孚玉鎮小灣村,“移風易俗”文明志愿宣傳隊來到轄區進行“移風易俗,倡文明新風”暨文明祭掃志愿宣傳。志愿者們穿著紅馬甲在村主干道里向過往的群眾分發“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倡議書,在即將來到的清明節前夕,教育和引導群眾破除喪事中各類陋俗,大力宣傳殯葬政策,鼓勵采用敬鮮花等方式來緬懷故人,同時弘揚“厚養薄葬”傳統美德,不斷增強居民孝老意識。志愿者們除了分發宣傳倡議書,并且利用微信群、宣傳欄、懸掛條幅、網絡電子等方式在轄區內進行宣傳。
“父母生前一次孝,勝過墓地萬次掃;清明淚灑萬堆紙,不如在世一碗粥。”志愿者通過接地氣的宣傳方式,贏得了廣大群眾理解和支持。“往年清明節我們都是去老人的墳頭燒紙祭祀,這樣既不文明也不安全,今年我們打算給老人家做一套紀念相冊,把老人放在心里才是最大的孝順。”小灣村某村民說。
紅白喜事限標準不僅是疫情防控的重點舉措之一,也是深入推進移風易俗的重要舉措。聯盟社區通過宣傳喇叭、微信群、組長群、朋友圈、組建“紅白理事小分隊”等方式廣泛宣傳,扎扎實實抓防控,明明白白樹新風,取得了實效。
聯盟社區和平組徐某因病過世,喪禮現場沒有哀樂聲鞭炮聲,不設傳統道場。特殊時期,聯盟社區大力倡導“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事不辦”,得到了群眾衷心的擁護與支持,前來吊唁的賓客有序查驗雙碼、進行體溫測量、做好信息登記,志愿者現場引導賓客分批就餐。徐某女兒說:“我父親生病期間,社區黨委經常過來看望慰問,作為黨員家屬帶頭實現厚養薄葬是應該做的,也是他老人家生前的遺愿。”
社區黨總支書記吳毓談起前些年居民之間盲目攀比、鋪張浪費的不良風氣時說:“經過社區近幾年移風易俗宣傳,我們社區里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的現象基本看不到了。喜事新辦、厚養薄葬、節儉養德、文明理事,都是移風易俗的社會新風尚,也是惠民利民的好風氣。”(融媒體記者 李晨 通訊員 程夢蘭 尹樹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