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麻豆,大伊香蕉精品一区视频在线,日产国产亚洲系列

查看: 3279|回復: 0

[本地資訊] 宿松:工廠化育秧 助力再生稻生產

1449

主題

1453

帖子

7372

積分

真探組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1#
發(fā)表于 2022-4-2 10:59:59|來自:中國安徽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來自安徽
  春光漸濃,農時催人。3月31日,宿松縣宇潤生態(tài)農業(yè)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育秧工廠的鋼架大棚里,20余名工人忙碌在兩條育秧流水線周圍,經裝底土、壓實澆水、播種、覆土4個步驟后,一塊塊長方形的再生稻育秧盤成品源源不斷從生產線上“誕生”,守候在旁邊的另一批工人,迅速將成品再生稻秧盤裝車,運送到附近的塑料大棚里進行裝堆、蓋膜和保濕,經過暗化催芽后擺放在大棚里,培育出符合機插秧要求的適齡再生稻秧苗后進行機械化插秧。

  創(chuàng)辦于2014年的宿松縣宇潤生態(tài)農業(yè)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為省級示范合作社,其興建在宿松縣下倉鎮(zhèn)洋普村的育秧工廠,占地40余畝,建有鋼架大棚1座、塑料大棚30座、育秧流水線2條,屬全縣規(guī)模最大、育秧能力最強的育秧工廠。該合作社在全縣興建了3處再生稻種植基地,2022年擴種再生稻4200余畝。

  “以前,我們都是靠人工育秧,把種子播撒下去后,還要防鼠害,防鳥類,要是遇到寒流下雨冰雹等天氣,就容易發(fā)生爛秧,著實費心。” 宿松縣宇潤生態(tài)農業(yè)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程菊娟介紹,有了這兩條工廠化的育秧流水線,一天下來,培育的再生稻秧苗可供1600畝的農田用秧,不僅效率是過去人工育秧的數十倍,還大大減少了除草劑的使用量。
  時下,正值再生稻育秧時節(jié)。宿松縣廣大再生稻種植大戶們都忙著通過自建的育秧工廠,或通過提供社會化服務的育秧工廠給再生稻培育秧苗。
  鄉(xiāng)村振興,糧食安全是基礎。近年來,宿松縣農業(yè)農村局通過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zhàn)略,在全縣廣泛推廣再生稻“一種兩收”的新型種植模式。同時,以實施“兩強一增”行動為抓手,不斷加大農業(yè)補貼和農業(yè)機械普及力度,切實調動廣大農戶種植再生稻的積極性。


  “守護國家糧食安全,人人有責。”2020年以來,宿松縣九姑鄉(xiāng)新安村水稻種植大戶葉海艷,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將流轉的500畝農田全部種上了再生稻。2021年,在宿松縣農業(yè)農村局農技綜合服務中心的大力引導和扶持下,他在水稻種植基地附近興建了一座占地10畝的育秧工廠。
  葉海艷說,種植再生稻國家給補貼,興建育秧工廠和購買農機設備國家也給補貼,這更加增強了他發(fā)展種植再生稻的積極性,特別是再生稻“一種兩收”的經濟效益要比單季稻好,“兩收”平均畝產量能達到850公斤,遠遠超過單季稻產量;此外,再生季只需要追肥一次,不施用農藥,整個生產季節(jié)比傳統模式可以減少用藥2-3次,減少了面源污染,具有較好的生態(tài)效益。2022年,嘗到再生稻種植甜頭的葉海艷,又在水稻種植基地里新增了100畝再生稻的種植面積。


  經過多年發(fā)展,宿松縣農業(yè)農村局農技綜合服務中心已在全縣培育100畝以上再生稻種植大戶460余戶,建立育秧工廠26個。2022年,全縣再生稻種植面積6.73萬畝,比2021年增長62.1%。

  “育秧工廠為農業(yè)生產打開了一道新大門,下一步,我們將在水稻種植大戶中全面推廣自動插秧機、植保無人機、收割機、烘干機等一系列科技設備的應用,助力‘兩強一增’落地生根、落地生效。”宿松縣農業(yè)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余菽華說。如今,育秧工廠帶來的高質高效,已讓越來越多的農戶選用這一育插秧模式,并成為助力農業(yè)振興的新型產業(yè)。

來源: 縣公安局  作者:孫春旺 賀愛輝

宿松買房,上宿松房產網,認準www.ssfcw.com!首字母,更好記!

發(fā)表回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opyright © 2001-2015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模板設計:仁天際網絡
Powered by Discuz! X3.4  ICP備案號: 皖ICP備14013304號-1  
聯系客服 關注微信 下載APP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