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做好交通疫情防控和保通保暢工作,是打贏新一輪疫情防控大仗、硬仗的緊要任務,是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維護人民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基礎。連日來,我省交通運輸系統堅持防疫保暢兩手抓,按照“一斷三不斷”要求,堅決阻斷病毒傳播渠道,確保交通網絡不能斷、應急運輸綠色通道不能斷、必要的群眾生產生活物資運輸通道不能斷,切實維護人民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鐵路 傾斜運力助力春耕生產 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隨著天氣回暖,多地進入春耕旺季。由于受疫情防控的影響,化肥、農藥、種子等春耕農資大量涌向鐵路。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搶抓搶運、實施運力傾斜,確保第一時間將春耕農資送達田間地頭。 鐵路部門及早對接管內農資生產企業,動態掌握運輸需求,提前配足空車,簡化貨物辦理手續,落實優先受理、優先配空、優先裝車、優先放行、優先卸車的“五優先”舉措,做到春耕農資進出貨與貨運組織“零時差”。為滿足長三角地區16 家重點化工園區農資外運需求,鐵路部門針對不同企業春耕物資生產運輸條件,“一企一策”量身定制計劃、承運、配空、裝車、掛運等運輸方案,實現運輸需求與服務供給“無縫對接”。 同時,鐵路部門還指派骨干人員入駐重點客戶,與春耕農資生產企業人員同吃同住封閉管理,零距離對接客戶運輸需求,對新增運輸路線制定“公轉鐵”物流方案、測算鐵路及全程運費,做到“一線一方案”,為疫情下春耕農資運輸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皖西北是我國糧食主產區之一,蚌埠貨運中心針對疫情封控區域短駁車輛緊張問題,積極協助相關企業、經銷商辦理車輛通行證,確保春耕農資及時出貨。4 月7 日,該中心貨物發送量與集裝箱發運量雙雙打破中心成立以來的單日最高紀錄。截至4 月11 日,集團公司今年已累計運輸化肥、種子、農機具等春耕物資6348 車、40.16 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4.8%、24%。 ■公路 “五保”舉措保暢貨運物流 4月12日,安徽省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關于切實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通知要求,進一步調整優化全省高速公路疫情防控通行管控措施,維護高速公路正常通行秩序;對于此前已關停的收費站盡快恢復通行,并向社會公布,確因疫情防控需要繼續臨時關閉的,由市疫情防控應急綜合指揮部報省疫情防控應急綜合指揮部批準同意。 為確保“解封”后的收費站、服務區“放得開、管得住”,安徽交控集團所轄皖通公司和營運單位積極推行 “五保”舉措。一是保暢通。此前因為疫情防控需要而臨時封閉的道口,經評估后,具備“解封”條件的,全部開通,做到應開盡開。二是保防控。在配合當地政府開展疫情查驗的同時,持續加強道口疏導,進一步提高道口通行效率。三是保服務。所轄道口、服務區、加油站完善人性化的應急服務措施,積極主動為司乘人員,特別是貨車司機提供路線指引、如廁、防疫用品等便民服務。同時,免費提供熱水、餐飲等暖心服務。四是保救援。優化車輛救援服務流程,提高救援服務效率。五是保安全。通過全路段視頻巡檢和人工巡查相結合的方式,加強道路安全管控。 生產生活物資運輸保障是重中之重。交通運輸部門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做好疫情醫療防控物資、鮮活農產品、重點生產生活物資、農資、能源物資、郵政快遞等各類重點物資運輸保障工作,及時開辟專用通道,按照“三不一優先”原則加快車輛放行速度。 ■水路 嘗試 “港航巴士” 水路運輸物資 日前,在合肥市交通運輸局的精準服務下,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12個集裝箱的重點生產物資通過“荊淮6”輪抵達上海洋山港,目前正在等待轉裝海船出口海外。據了解,這是該企業首次嘗試通過合肥-上海“港航巴士”水路運輸物資,有效緩解了近日因疫情帶來的跨地市陸運物流壓力。 受疫情影響,合肥市許多重點企業面臨生產物資運輸不暢,產業鏈、供應鏈壓力增大的問題,合肥市交通運輸局快速響應市委市政府穩發展工作部署,在得知水上運輸能力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的情況下,第一時間摸排收集合肥-上海“港航巴士”船舶數量、裝箱量等運力數據,建立起船舶運力需求庫,協調生產、航運及港口三方,針對不同企業的不同需求提供特殊化定制服務。 據合肥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合肥-上海“港航巴士”現階段每周定期發運3個航次,單航次可裝運104個標準集裝箱,具有貨運量大、船期穩定、對外接觸少等特點,直接以水路方式運抵、提離,既保障了供應鏈暢通穩定,又降低了疫情傳播風險。 此外,面對當前的疫情防控形勢,近期,合肥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服務中心對轄區內河船舶提供“視頻檢驗”服務,滿足船企在疫情防控期間的船檢需求,為船舶航行安全、船企正常營運提供了保障。 下一步,合肥市交通運輸局將繼續加強與重點企業的對接,及時協調航運企業調配船舶運力,開辟新的水運路線,完善運輸保障應急預案,強化船舶港口疫防措施落實,做好船員閉環管理,發揮水路運輸優勢,保障重點物資運輸暢通。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靜文/文 周繼龍/圖 來源:安徽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