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麻豆,大伊香蕉精品一区视频在线,日产国产亚洲系列

查看: 4208|回復: 0

[本地資訊] 破涼鎮:溫室大棚綠意濃 瓜果飄香促增收

1447

主題

1491

帖子

7466

積分

真探組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1#
發表于 2022-5-12 09:36:13|來自:中國安徽安慶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來自安徽

     初夏時期,氣溫逐漸上升,正是果蔬生長的旺季,在破涼鎮對橋村農戶王文勝的溫室大棚內,一派生機盎然、綠色滿棚的現象。辣椒、西紅柿、毛豆、黃瓜、西瓜……在綠葉的掩映下,已經全部掛果,長勢煞是喜人。

      近年來,對橋村從產業扶持和技術服務等方面入手,不斷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現代化農業產業為載體,引領農民轉變生產方式,建起了一批蔬菜大棚。


     地處破涼鎮西南畈區的對橋村,有著雨水充分、光照充足、土地肥沃的天然優勢,但多年來勞務的大量輸出讓這里的土地一直處于撂荒狀態,無人問津。為把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切實轉化為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源動力,2020年,對橋村“兩委”班子謀劃申請財政項目資金40萬元,大力發展二代溫室大棚種植,投資建成占地面積30余畝的設施農業蔬菜大棚15個,試種反季節蔬菜。

     大棚建成后,王文勝將大棚全部承包下來,因地制宜種植蔬菜瓜果。“我以前是做綠化工程的,用大棚種植蔬菜還是第一次,也是抱著試種的想法,因為年紀越來越大,還是想回到家門口干點活。”王文勝說,“但是大棚育苗、栽種技術含量比較高,我沒多少文化,沒有金剛鉆咋能去攬瓷器活?這還多虧了村里的幫助。”


     對橋村“兩委”深知科技的重要性,于是聯合破涼鎮農技站,邀請蔬菜種植專家來給種植戶培訓,還組織集中學習優秀種植大戶的先進經驗和技術。“學習回來后,我一邊干一邊與專家聯系,慢慢掌握了整地、施肥、下種、通風、澆水、移栽等技術。”王文勝說。

     大棚建起來了,村民的口袋也慢慢鼓了起來。“目前已大量掛果的有線椒和西瓜,其中線椒預計產量10萬斤,西瓜5萬斤,在村委會的協助下,已與附近個體商戶達成了銷售意向,預估產值35萬元。”王文勝的妻子吳少芬表示,如今,蔬菜大棚內的果蔬品種多達十余種,黃瓜、西紅柿、辣椒等蔬菜以及西瓜、甜瓜等經濟作物一應俱全,平均一個大棚年凈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大棚經濟”不僅是種植戶的致富窗口,還極大地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大棚年固定用工5人,人均年收入2萬元以上;靈活用工20余人,人均年增收近6000元。“每年七八月是出菜的旺季,我來大棚摘菜,一天100元,能有好幾千的收入呢。”對橋村村民王鳳英年逾花甲,能獲得收入讓她幸福感十足。


     果蔬大棚變成了對橋村共同富裕的“金鑰匙”,真正實現“莊稼地里栽下致富苗,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打開了村民們增收致富的大門,讓村民的腰包更充實,成為該村經濟發展新引擎。


      鄉村要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對橋村地理位置優越,臨近G105和G50等主干道,我們將繼續在做活果蔬產業上做文章,大力發展大棚農業,把果蔬產業逐步向科學化種植、規模化發展、產業化經營模式轉變,進一步壯大‘大棚經濟’;同時規劃種植100畝油茶和白茶,發展‘棚外經濟’,內外聯動,不斷筑牢產業根基。”對橋村黨總支書記徐鈞釗說。(朱咸永)




宿松人才網,您身邊的人才市場!

發表回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Copyright © 2001-2015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模板設計:仁天際網絡
Powered by Discuz! X3.4  ICP備案號: 皖ICP備14013304號-1  
聯系客服 關注微信 下載APP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