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連田野、節目接地氣,近日,宿松縣2022年“送戲進萬村”巡回演出正式開始。
5月6日,群芳黃梅戲劇團組織下鄉演出,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欣賞戲曲文化的獨特魅力,給當地老百姓送來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文化大餐。 送戲下鄉演出隊的到來,讓各地農村一下子熱鬧了起來。在程嶺鄉橙蓮村,晚上六點,居民三三兩兩從四面八方趕來,“搶占”好位置,不一會兒,演出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六點半演出正式開始,《天仙配》《女駙馬》等等家喻戶曉的曲目逐一亮相,臺上演員深情而又投入的表演,贏得臺下群眾掌聲不斷、笑聲不停。
演出還未開始之前,村文化廣場就擠滿了人。村民們一邊欣賞著廣場的“二十四孝”文化墻,一邊期盼著看戲。在一陣音樂聲中,演員們陸續登場,精彩節目一個接一個,喝彩聲、鼓掌聲此起彼落,場上場下氣氛十分熱鬧。 “好久沒有在現場聽到這么專業的戲曲演唱了,真是太棒了!送戲下鄉活動不僅豐富了廣大群眾的業余生活,還讓我們在家門口過了一把戲癮。”76歲的王大爺在演出現場說。 “送戲下鄉 惠民演出”活動,不但接地氣,貼近群眾生活,民間文藝團體積極參與演出,以“不落幕的舞臺,沒有圍墻的劇場”為特色,使送戲下鄉活動走進鄉村,深入人心。據悉,連日來,群芳黃梅戲劇團“送戲下鄉 惠民演出”活動已在許嶺鎮、程嶺鄉開展演出,接下來將在高嶺鄉、涼亭鎮開展,共演出40場。 劇團在演出劇目上立足“黃梅特色”,在演出內容上堅持健康向上,把傳統與現代結合在一起。劇團拿手好戲既有傳統劇目,又有隨時趕排的折子戲,如疫情防控、鄉村振興好等。劇團長期面向農村、面向基層,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把舞臺搭建在鄉村屋檐,把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送到百姓身邊,不僅活躍和豐富了農村文化市場,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和歡迎。 ![]() 近年來,群芳劇團嚴格落實群眾“點單式”服務要求,真正做到“群眾看什么,劇團演什么”,《一門三進士》《仁義狀元》《春江月》《蕎麥記》等經典傳統黃梅戲和文南詞賦予了新的生命,煥發新的光芒。 看戲的入迷,演戲的投入,帶隊演出的劇團團長汪方榮很是欣慰,他說,為了貼近群眾需求,劇團堅持年年排新戲,不斷增加新看點。“我們特別注重群眾的口味,每次表演都最大程度迎合大家的喜好,讓群眾歡歡喜喜來看戲。黃梅戲來源于鄉間,應該走向鄉間,所以我們的演出富有很強的鄉土味,就是要貼近群眾生活。”
來源:宿松縣融媒體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