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隘口鄉畢涼村的大棚種植基地,不少蔬菜迎來開年第一收。放眼望去,一個個蔬菜大棚整齊排列,萵筍、包菜等蔬菜競相爭艷,村民們正忙著采摘、分揀、裝袋,一派豐收景象。
W020230214352500636733.png (278.64 KB, 下載次數: 3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2-17 16:41 上傳
“現在有4個棚用來種萵筍,3個棚用來種包菜,蔬菜成熟度高、色澤飽滿、口感也好。現在剛開始,每天采摘量在400公斤左右,以后會越來越多。”村委負責人吳兵高興地說,采摘后的新鮮蔬菜稱重后會立刻裝車發送,以保證菜品的質量和口感,村“兩委”已經提前聯系好了客商,不愁銷路。 據了解,畢涼村一共有15個大棚,占地10余畝,主要種植的是辣椒、包菜、萵筍等蔬菜,現階段正是萵筍、包菜成熟上市的黃金時期,由于今年蔬菜的長勢非常好,每畝地能產1000多公斤,能賣10000多元。
W020230214352500888276.png (261.94 KB, 下載次數: 3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2-17 16:41 上傳
自從2022年種植大棚蔬菜開始,畢涼村通過“土地輪作”模式,接茬種植萵筍、辣椒、包菜等“短平快”作物。去年畢涼村四個大棚用來種植辣椒,產量1500多公斤。由于大棚辣椒受天氣影響小、農藥污染少、病蟲害發生概率低,產出的辣椒賣相和口感都受到客商的青睞,去年集體增收約20000元。 大棚蔬菜的種植不僅“鼓”起村集體的“錢袋子”,還通過產業帶動就業,為周邊30余名村民提供就業崗位,實現“家門口”就業,穩定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我每天一大早就來大棚里干活,一天60塊錢,在家門口就能掙錢,還不耽誤照顧家庭。”正在采摘萵筍的村民吳好姣滿臉喜悅地說。
W020230214352501137843.png (230.58 KB, 下載次數: 3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2-17 16:41 上傳
近年來,隘口鄉大力發展大棚種植產業,既豐富了產業形式,也為鄉親們敲開了致富的大門。“在保障糧食生產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資源優勢,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積極探索“產業化、標準化、規范化”的經營模式,引進新品種和新技術,推動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隘口鄉黨委書記歐文勝表示。(通訊員 祝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