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3日,在宿松縣人民醫院上演了一場生死爭奪戰,醫務人員承載生命之托,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成功搶救一名急性心肌梗死心臟驟停患者,創造了“心”的生命奇跡,彰顯了醫院胸痛中心團隊生命至上的敬業精神和精湛醫術,同時也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高度贊譽。
患者祝某,今年46歲,家住隘口鄉。上午9:42在醫院做心電圖后沒及時離開,隨后表示還有些不舒服,再次做心電圖提示為急性廣泛前壁心梗,病情變化始料未及。10時02分,患者突發意識不清,四肢抽搐,觸摸大動脈搏動消失,患者呼吸心跳驟停。至此,一場與死神的賽跑拉開帷幕。臨床電生理學中心醫生輪流做心肺復蘇并立即啟動院內發生ACS救治流程聯系胸痛中心團隊。急診科、ICU、麻醉科、導管室、心內科等胸痛中心專家團隊十幾名醫護人員通力合作,迅速展開救治,上演了一場與死神賽跑的生死時速。大家緊張地忙碌著,給予電除顫7次、靜脈推注搶救藥、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等......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搶救,患者自主心跳終于恢復、但仍然無自主呼吸。考慮隨時有惡性心律失常及心跳驟停風險,在ICU行呼吸支持下轉運至導管室。在導管室團隊密切配合、麻醉科全麻呼吸支持下,馬成亮主任帶領張守剛、楊凱等醫生行急診PCI治療。開通閉塞的前降支血管,植入一枚支架,術后患者心電圖ST段下降>50%,TIMI血流恢復3級,患者心肌得到有效再灌注。
從上臺至開通患者血管,僅用時29分鐘,至此,此次搶救暫時告一段落,患者閉塞的血管再通,患者存活概率大大增加,術后轉入ICU治療。
在ICU住院期間,患者的治療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入住ICU時,患者仍處昏迷狀態,出現嚴重泵衰竭。射血分數29%不到,反復出現心率緩慢,煩躁不安。在醫護人員的積極救治與精心護理下,4月14日晨拔除氣管導管,意識清楚。4月15日,患者轉入心內科病房治療。在心內科住院期間,醫護人員積極為病人制定最佳治療護理方案,指導住院期間及出院后用藥事項、日常生活注意事項,經過醫護人員細心的治療護理,患者于4月23日順利康復出院。
患者的成功救治得益于心電圖室對心肌梗死的早期正確識別,第一時間的心肺復蘇,心內科、麻醉科、導管室及時開通患者血管,ICU的綜合治療及全院多學科的協作。胸痛中心就是通過多學科合作,讓高危性胸痛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此次就是院內患者發生ACS救治及時有效的成功案例,充分體現了醫院強大的急救能力及多學科團隊協作能力。
專家建議:當有冠心病或者有心梗高危因素的患者,一旦出現胸痛等心梗癥狀應快速撥打急救電話。如突然出現嚴重胸痛,有心前區壓迫感,出現冷汗,有瀕死感的時候,就要懷疑心肌梗死;如突發心肌梗死,且身邊無人,應立刻用手機撥打120求救,如身邊有人協助,應立刻到最近醫院就診。
宿松縣人民醫院胸痛中心自2022年4月正式啟動運行,成立由院長任主任,分管院長任副主任,相關科室和管理部門參與的胸痛中心委員會,建立以胸痛中心為基礎的多學科綜合診療模式。
通過急診科、心內科、導管室、影像、檢驗等多學科間相互協作,優化診治流程,開通胸痛綠色通道,建立急性胸痛患者優先就診機制,對于需要緊急救治的胸痛患者,實行先救治、后付費服務。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救治時間。 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快速而準確的診斷治療,是救治病人的重要保障,宿松縣人民醫院120急救車均配備心電圖監測系統,急性胸痛患者可在10分鐘內完成生命體征評估、心電圖檢查、20分鐘內完成抽血、心梗三項等檢查,使醫師能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患者檢測數據,對病情作出研判,在90分鐘內開通閉塞血管,縮短危急患者的搶救時間,使胸痛患者得到快速診斷和及時治療,從而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預后。
除此之外,宿松縣人民醫院與安慶市120指揮中心、各鄉鎮衛生院簽署聯合救治協議、與安慶、合肥等多家三甲醫院簽訂了聯合救治及轉運協議,建立分級聯動、雙向轉診的區域協同救治模式,實現快速轉運及救治。
心系患者,恪守天職。上下求索,永不放棄。宿松縣人民醫院胸痛中心的創建已為越來越多的患者提供了快捷高效的救治服務。未來,宿松縣人民醫院胸痛中心將不斷持續改進,提高救治能力,為生命護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