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12月25日至12月31日)宿松縣反詐中心接到電信網絡詐騙報警共7起,被騙損失共計超45萬元,其中3人因刷單返利被騙約22萬。地域主要分布為龍山街道、孚玉鎮各2起,松茲街道、洲頭鄉和隘口鄉各1起。具體案例如下:
一、3起刷單返利詐騙。騙子通過社交軟件添加受害人好友,先通過小額返利騙取受害人信任,又以大金額刷單返利更多利誘受害人,后以需要連單、操作失誤等不同理由告知受害人不能取現,須進一步刷單才能提現等理由,詐騙受害人153000元、32995元和32460元不等;
二、2起虛假投資理財詐騙。受害人通過網絡廣告鏈接,添加騙子社交賬號,以聊天騙取受害人信任,后騙子稱有投資項目在其所提供的軟件內可獲得更高利潤為由,誘導受害人下載軟件投資轉賬,前期小額提現騙取受害人信任,又以虛假數字增長吸引受害人繼續投資,直至受害人無法提現發現被騙,詐騙受害人70000元和30000元不等;
三、1起虛假購物詐騙。騙子A以周邊學校老師身份添加受害人微信,稱需在受害人處購物,后又稱需購買另一材料,將騙子B微信推薦給受害人,后以虛假轉賬記錄及時間緊迫,要求受害人在騙子B處支付購買材料的貨款,詐騙受害人93000元;
四、1起虛假服務詐騙。騙子冒充淘寶買家,稱因受害人的網店異常導致其支付賬號被凍結,要求受害人為其解除凍結,后受害人按照其提供虛假賬號解凍程序操作,詐騙受害人47520元。
鑒于以上詐騙案例,在此提示全縣人民:刷單返利涉嫌違法,先行充值或墊付資金的刷單行為都是詐騙。投資理財需謹慎,警惕虛假投資理財網站、App,“無抵押、無資質要求、低利率、放款快”都是詐騙;自稱公檢法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并要求把錢款轉到“安全賬戶”的一定是詐騙;色情App高發,誘惑當記心;虛假服務是玩心機,少點貪心多點打聽。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增強我縣網民的網絡安全意識,提升網民對各類電信詐騙手段的識別能力,切實維護網民自身利益,縣委網信辦、縣公安局每周定期梳理全縣發生的各類電信詐騙典型案例(本期為第四十五期),通過“以案釋法”“以案示警”等形式,常態化開展電信詐騙網絡宣傳,向廣大網民宣傳普及反電信詐騙知識,全力營造網上“全民反詐”的高壓態勢。
網絡安全防詐小招
1.不輕信: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短信。2.不透露:鞏固自己的心理防線,不要因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違法短信的誘惑。3.不轉賬:絕不向陌生人匯款、轉賬,轉賬前,要再三核實對方的賬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