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去年6月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浙江舉行以來,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聚焦重點區域,持續以一體化發展帶動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5月27日,長三角一體化成果對外發布。
今年一季度,長三角經濟增長呈現強勁恢復態勢,GDP整體增長18.9%,兩年平均增長6.1%,占全國比重進一步提升至24.6%,對全國經濟增長貢獻率達25.1%。長三角經濟復蘇態勢好于全國,得益于一體化的深入推進。
在基礎設施方面,截至目前長三角17路省際斷頭路中,6條已通車;長三角高鐵營業里程超6000公里;10個有軌道交通城市實現“一碼通行”。
目前,三省一市建成5G基站超過18萬個,約占全國總數的25%;5G在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重點領域創新應用示范項目超過1000個;浙滬聯絡線一期、浙蘇天然氣管道聯通、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過江通道等重大能源基礎設施項目建成并投入運營。
在公共服務便利共享上,長三角“一網通辦”正式開通,至2020年底,實現104個政務服務事項在41個城市跨省市通辦,開通550個專窗辦理點,6類交通運輸電子證照和駕駛證、行駛證電子證照實現互認應用。
目前,長三角41個城市已經實現醫保“一卡通”。至2020年底,聯網定點醫療機構8000余家,門診直接結算總量已超278萬人次,涉及醫療總費用7億元。
在生態環境共保聯治上,2020年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35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下降31.4%。2020年,333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III類及以上比例達91.3%,較2015年上升25個百分點。另外,還完成了長三角區域預測預報平臺二期平臺建設,實現了長三角區域未來5天AQI精確預報及未來7天污染潛勢預報。
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協作方面,截至2020年底,長三角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集聚重大科學裝置22個、科學儀器35546臺(套),總價值超過431億元,平臺累計訪問量達120萬人次。
來源:鳳凰安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