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隨著夏季到來,天氣持續炎熱,溺水事故進入多發期、易發期。宿松縣打出系列“組合拳”,在宣傳教育、安全管理、隱患排查、責任落實、督查指導等方面形成“合圍勢”,集結力量織牢防溺水“安全網”,為青少年兒童生命健康安全保駕護航。
CtG0ZGCws7CATgqxAAD9AWUZaYU440.jpg (63.25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29 10:29 上傳
加強防溺水宣傳。綜合利用報紙、電視、廣播、網站、短信等傳播媒介,深入開展預防青少年兒童溺水宣傳工作。特別是在高溫時段溺水事故多發期、易發期,增加刊登播放防溺水公益廣告和滾動字幕,宣傳防溺水知識,發布警示信息,開展警示宣傳。
開展防溺水教育。以鄉鎮(管委會)、村(社區)、學校為單位,通過分級組織學習培訓,通報溺水典型安全事故,開辟宣傳欄,懸掛宣傳標語,防溺水宣誓簽名,走訪家庭,印發傳單、手冊等方式,將防溺水教育工作延伸到家庭,讓每一個家庭、家長、學生監護人知曉安全防范基本知識,增強生命至上意識。密切家校聯系。學校在學生離校前,要落實安全提醒制度,并通過專題家長會、家訪、班級微信群及安全教育平臺等形式,告知家長切實履行學生離校期間的監護人職責,加強對青少年兒童的教育和看護。
實施網格化管理。各鄉鎮(管委會)按照行政區劃,分村組(社區)落實防范水域和防范責任。各村(社區)委會動員群眾、各學校組織教師加強巡邏,建立完善水庫池塘等水域安全巡查責任制度,禁止無大人監管下的青少年兒童在水邊玩耍嬉水、野泳等行為。尤其是在放學后、周末和節假日期間,加強巡查檢查力度,發現險情、隱患及時組織整改。各鄉鎮(管委會)在轄區內的危險水域、渡口、水閘、水庫、橋梁等重點水域,更換和增設安全警示標牌,安全隔離帶、防護欄等。
組織隱患大排查。各鄉鎮(管委會)組織經常性防溺水安全隱患大排查,尤其是對轄區內或權屬內河、湖、水庫、水塘、取土坑等地的隱患排查,對排查中發現的問題,建立臺賬,分解和落實責任,跟蹤督辦,及時排除。在事故多發地帶、高溫特殊時段進行重點巡查監管,做到隱患排查、監管監控“雙覆蓋”。
CtG0ZGCws_yADIgEAALIb39nm1w762.jpg (178.11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29 10:29 上傳
加強責任落實。各鄉鎮(管委會)與村(社區)委會,縣教育局與學校,分別簽訂防溺水工作責任書。根據責任書分解、明晰、落實責任到崗到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實行“縣直單位聯系鄉鎮、鄉鎮聯系村(社區)、村(社區)聯系村組、村組聯系重點水域”的安全工作定點聯系制度,發現隱患、督促整改、上報情況。對因履責不到位導致青少年兒童溺水事故的,依法依規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強化督查指導。縣預防青少年兒童溺水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負責對所聯系的鄉鎮(管委會),各鄉鎮(管委會)負責對各村組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查。重點督查責任是否明晰并到崗到人、宣傳是否有力有效、安全教育是否落實、管理制度和警示標牌是否到位、定期排查是否認真落實,巡查、聯防、聯控機制是否落實到位等。(楊東曉 高燦文)
來源:縣教育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