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幫助水庫移民增收致富?如何保障搬遷后的他們在新的地方過上美好的生活?記者近日從省發展改革委水庫移民安置處獲悉,為進一步滿足移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更高需求,我省出臺《安徽省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十四五”規劃》,《規劃》以“規劃引領、綠色發展,統籌協調、協同配合,目標導向、因地制宜,改革創新、尊重民意”為基本原則,提出了我省水庫移民扶持“十四五”發展目標:到2025年,水庫移民發展動力更足、增收渠道更寬、產業效益更高、人居環境更美,庫區和移民安置區社會更加和諧穩定,移民平均生活水平達到所在縣級行政區農村居民平均水平。
據了解,我省現有大中型水庫128座,其中111座建于1985年以前。截至2020年底,全省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人口共計1191766人,其中直補到人797858人(含三峽水庫等外遷移民),分布在全省16個市、104個縣(市、區)、739個鄉(鎮、街道)、4826個行政村(社區)。
“十三五”期間,我省不斷加大移民后期扶持力度,累計投入移民后期扶持資金74.68億元,移民美麗家園建設、增收致富、精準幫扶等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移民生產生活條件持續改善,移民村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移民收入穩步增長,庫區和移民安置區社會穩定。
“‘十三五’期間,全省水庫移民政策實施工作成效明顯,但各地政策實施工作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規劃》指出,“十四五”時期,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工作面臨新要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面臨新征程,促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面臨新任務,打造徽風皖韻美麗鄉村升級版面臨新目標,提升移民就業創業能力面臨新挑戰。
適應新形勢,完成新任務,必須樹立新目標,應對新挑戰。可以說,《規劃》是聚焦移民發展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立足水庫移民扶持工作頂層設計的一項“任務表”與“路線圖”。
《規劃》提出了水庫移民的具體目標:在收入方面,水庫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增幅超過所在縣級行政區農村居民平均水平,到2025年移民平均生活水平達到所在縣級行政區農村居民平均水平;在移民村建設方面,美麗移民村建設水平持續提升,移民村基礎設施和社會公共服務設施更加完善,產業發展和移民村、移民的利益聯結機制更加完善,移民村集體經濟收入和移民收入增長機制更加完善,移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到2025年,助力824個移民村產業發展,助推971個美麗移民村建設;在移民發展能力方面,提出“按照市場和移民需求相結合原則,開展移民就業創業能力培訓,培訓移民5萬人次,移民勞動力培訓合格率達到100%”。
為更好地實現這些任務目標,《規劃》提出了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資金直接發放、開展美麗家園建設、產業轉型升級、就業創業能力建設等四大任務。
以美麗家園建設為例,《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安徽省美麗家園建設規劃資金總額45.43億元,資金支出方向主要為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人居環境整治、社會治理等。聚焦移民村基礎設施短板弱項,重點完善農村道路、飲水安全、供電、鄉村物流等基礎設施,提升移民生產生活便利度。
從“輸血”到“造血”,關鍵是要以產業帶動移民增收致富。“十四五”期間,我省將加大投入,重點支持水庫移民村發展特色產業,通過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發展現代種養業、特色加工業、鄉村休閑旅游、鄉村電商服務、新產業新業態培育等。
其中特別提到,產業轉型升級要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優先考慮具有資源優勢和特色產品優勢的移民村,重點發展特色加工產業和鄉村旅游,助力打造移民收入新的增長點。
與此同時,增強移民群眾的就業創業能力,更是“授之以漁”的重要措施。根據《規劃》,我省將根據當地資源條件、經濟結構、產業特點和移民切身需求,開展移民技能、素質教育等培訓,穩步提高移民文化素養和生產技能,增強移民就業本領和創業能力。既要增強移民職業技能和轉移就業能力,又要培育造就一批善經營、精管理的致富帶頭人、農業職業經理人、農技帶頭人、農業經紀人等新型職業農民,帶領更多移民就業創業。 (王弘毅)
來源:安徽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