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1日上午,由宿松縣東全種養專業合作社組織的6臺收割機同時在該縣程嶺鄉龍安村曹家圩水稻種植基地收割水稻;收割的稻谷被直接運送到該合作社進行烘干,然后分批次通過大米生產加工線進行加工。這是程嶺鄉在當地水稻種植龍頭企業發展水稻產業鏈、提高農業生產效益的一個縮影。
1.jpg (727.73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13 09:36 上傳
近年來,程嶺鄉黨委政府依托轄區耕田資源豐富、水源充足的自然優勢,積極引導農戶發展水稻種植產業;同時,大力扶持水稻種植大戶實行機械化作業,打造稻谷烘干、加工、儲存、銷售和水稻秸稈收儲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提高農業產業附加值。
3.jpg (598.28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13 09:36 上傳
2016年,致富能人余民東和合作伙伴在程嶺鄉黨委政府的大力協助下,從該鄉8個行政村農戶手中流轉1萬畝耕田,建立4個水稻種植基地,并在龍安村創辦了宿松縣東全種養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經營模式,發展水產種植產業,同時以土地入股分紅方式,帶動當地41個貧困戶脫貧致富。之后,又在鄉黨委政府和縣有關部門的扶持下,投資1500萬元,創辦了稻谷烘干廠和大米加工廠,引進國內一流烘干設備和大米加工生產線,在推動水稻全產業鏈發展的同時,積極依托自身積累的資源優勢、科技優勢為當地農戶提供服務。
4.jpg (528.59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13 09:36 上傳
“以前,因為家門口沒有稻谷烘干廠和大米加工廠,每年從田里收上來的新鮮稻谷,都是依靠人工反復在外面晾曬才能曬干,曬干后的稻谷還要運到外地加工;現在,收割的新鮮稻谷都是直接利用貨車運到宿松縣東全種養專業合作社進行烘干,烘干后在合作社進行分倉儲存,隨時通過大米生產加工線進行加工,避免了人工晾曬、長途運輸等帶來的生產成本!饼埌泊逅痉N植大戶張丙榮,深刻感受到了水稻產業鏈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上所發揮的重要作用,2020年他生產的200噸稻谷,通過宿松縣東全種養專業合作社提供的烘干、加工等一條龍服務,僅此節約生產成本1.6萬元。
據了解,2020年,宿松縣東全種養專業合作社共為當地農戶烘干稻谷1.6萬噸、加工大米4000噸,切實幫助農戶提高了水稻種植的經濟效益。宿松縣東全種養專業合作社在不斷為當地農戶提供加工服務的同時,還積極利用自身創立的大米品牌優勢,幫助當地農戶銷售稻谷。從2018年以來,該合作社先后注冊了4個大米商標,并全部通過全國綠色食品認證;2020年10月,“東全綠康”牌大米在第十八屆中國國際糧油產品及設備技術展示交易會上獲得“金獎”;同年,合作社被評為國家級示范社,其創辦的大米加工廠還被評為安慶市產業化龍頭企業。2020年,該合作社共幫助當地及周邊農戶烘干、銷售稻谷2萬噸,創產值5000多萬元;生產、銷售大米1.6萬噸,創產值6000多萬元;總產值達1.1億元以上。共支付土地租金和工人工資560余萬元,使一大批農戶實現家庭增收致富。
W020211013326824462148.jpg (458.21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13 09:36 上傳
宿松縣山里娃家庭農場是程嶺鄉另一個實行水稻產業鏈發展的龍頭企業,已建占地310畝的水稻種植基地、日烘干糧食量達260噸的烘干廠和年收儲秸稈量達2000余噸的水稻秸稈收儲基地各1座。
10月11日下午,筆者慕名來到位于程嶺鄉喬木村魚山組的水稻秸稈收儲基地,擺放在外面的一臺臺打捆機、叉車、拖拉機等機械設備格外引人注目。
“你們看,現在我們這里根本看不到一點焚燒水稻秸稈的現象,家家戶戶丟棄在稻田的秸稈都被我用打捆機打捆運走了。”談起秸稈收儲產業給農村生態環境帶來的變化,宿松縣山里娃家庭農場負責人石新海一臉的自豪。石新海介紹說,創辦秸稈收儲產業,不但能夠減少水稻秸稈焚燒行為在當地的發生率,降低由此帶來的環境污染,而且能夠提高農業產業附加值,帶動更多農村人口就業。2020年,宿松縣山里娃家庭農場共收儲水稻秸稈2000噸, 然后將其作為有機飼料以每噸700元的價格銷售給牛羊養殖戶,創產值140萬元。
以發展水稻規;N植,推動農業機械化生產;以發展農業機械化生產,打造水稻產業鏈;以發展水稻產業鏈,盤活農業生產資源。近年來,程嶺鄉通過不斷深耕水稻產業鏈,走出了一條發展“水稻經濟”的鄉村振興之路。截至目前,程嶺鄉共培育水稻產業鏈龍頭企業3個,發展100畝以上水稻種植大戶40余戶,水稻種植總面積3.2萬畝,年產稻谷2萬噸;結合龍頭企業對外收購的稻谷,年生產、銷售大米3.4萬噸,創產值1.49億元。一個以水稻產業興鄉富農的新程嶺呈現在人們面前。(通訊員 孫春旺 吳碧珍)
來源: 程嶺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