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7日,仰韶文化發現暨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紀念大會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代表黨中央向全國考古工作者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10月18日上午,在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開幕式上,國家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宋新朝發布“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安徽含山縣凌家灘遺址成功入選。
凌家灘遺址位于含山縣銅閘鎮長崗村,總面積約160萬平方米,是一處距今約5800-53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心聚落遺址, 1985年發現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進行12次發掘,總發掘面積約6000平方米。發現祭壇1處、墓葬68座、壕溝2處、大型紅燒土遺跡1處,出土文物3000多件,其中玉石器等珍貴文物1200多件。
遺址具有統一的規劃布局和明確的功能分區,主要包括由內、外兩條濠溝分割而成的生活及相關功能區、大型祭壇墓葬區。墓葬出土的代表性的玉器有人、龜、版、鷹、龍等。
1987年玉版玉龜的出土和07M23號大墓的發現,轟動了整個考古和歷史學界。被評為1998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入圍2007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
凌家灘遺址是長江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崧澤文化時期最大的中心聚落,是中華文明曙光階段最具代表性的遺址之一,在中華文明起源和形成過程中具有標志性地位。凌家灘遺址考古實踐是中華文明起源探索和中國考古學發展史的一個縮影。
凌家灘遺址200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以來先后被納入國家“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重要大遺址保護規劃,2013年成為國家文物局批準立項的安徽首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已基本建成。
目前,凌家灘遺址作為長江流域五大區域中心聚落之一被納入到新一輪“中華文明探源研究”課題,同時也是 “考古中國—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研究”國家重大課題的重要遺址。
“百年百大考古發現”評選活動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考古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
24ce758cc4e0253e249b4288cc9ab7e9.png (1.1 M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19 11:46 上傳
f004a4f50f263f352c77457c6663fbb4.png (544.19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19 11:46 上傳
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