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旅經歷是一輩子的財富。不拋棄、不放棄,矢志終生讓軍徽閃光。”
20年前,王金龍應征入伍,在同期入伍的100人中,他是第一個得到組織信任和培養并擔任班長的人,多次被評為優秀士兵并榮立過三等功。而后王金龍退役回鄉,他開過飯店、干過交通協警、擔任過村支書、當過駕校教練員。2009年,王金龍貸款借債接管宿松一家駕校:億達駕校,并將駕校從倒數位次帶到全省同行業前十,創業之路開始走向成功。現為安徽中龍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安徽億達商業運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他多次被評為安慶市創業帶頭人,曾榮獲“安徽十大新銳經濟人物”“安徽省優秀退役軍人”、安慶市退役軍人“創業之星”等稱號。
在宿松及周邊縣市,億達的知名度很高,辦公樓前掛上了很多牌子,其中兩塊牌子很是顯眼,豎著的一塊長形牌子是“宿松縣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基地”,橫著的一塊方形牌子是“宿松縣退役軍人就業基地”。這些年來,億達越辦越紅火,每天慕名前來訪問、參觀、投奔者絡繹不絕。
當時,退役軍人安置問題長期困擾著政府,奉獻了青春和熱血的戰友退役返鄉后工作沒有著落,王金龍主動思考著怎樣解決這些問題,琢磨著是否可以創辦一家私營企業,既能為政府分憂,也能實際解決退役軍人的就業困難,于是他放棄了政府安置的工作,毅然選擇了自主創業,2009年,收購了宿松億達駕駛員培訓有限公司。剛開始接手時,遇到了很多挫折:市場不景氣、資金鏈缺失、管理上漏洞百出。俗話說:“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面對如此情景,他積極尋求突破,從自身找原因。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高等學府深造,一邊通過學習提升自己,一邊通過不斷的外出學習考察,總結經驗,慢慢走出了一條適合本土市場的拓展之路。所有大事小事,都親力親為,最終帶領公司走出困境,擺脫危機,用服務精神和誠信經營收獲了社會的認可和學員的青睞!
商場如戰場,軍人骨子里那種爭第一、創一流的激情一直激勵著王金龍向更高的目標奮進。他以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也借鑒軍隊管理方法管理團隊,要求著裝規范統一,行動號令一致。每次例會要求與會者不得遲到,嚴格管理帶來了企業加速發展。王金龍勇立潮頭,自主創業,并成為行業翹楚。
“始終守住軍人基因。”王金龍將億達定位為“退役士兵之家”,把部隊作風和軍事化管理運用到事業中,創立了獨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億達內部建立了十余項管理制度,工作人員每周一首軍歌,每天寫“日結”,各項設施布置井然有序……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激勵著工作人員作風嚴謹、嚴守紀律、愛崗敬業。
從軍營到地方,王金龍不忘初心再出發,扛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旗,用雙手創家業、干事業,帶頭弘揚正氣、傳播正能量,一直沖鋒在前,永遠在路上。自己創業成功后,王金龍沒有忘記自己作為一名退役士兵和共產黨員的責任,努力幫助別人就業進而創業。他有一項特殊規定,凡是下崗職工、失業人員優先錄用,而且如果家中有了急事,可以預支工資;想獨立創業的,他無償傳技術,送經驗,給資金,全力扶持,幫助他們徹底擺脫困境。已經鍛煉到可以自主創業的程度之后,王金龍就讓他們“放飛”出去,讓他們擁有更大舞臺。
“時刻銘記我是一個兵,崗位就是我的‘戰場’。”王金龍說話干凈利落,“無論在部隊還是地方,客戶的需要就是軍令,每一次工作就是一次‘拉練’。”他說。
“部隊不僅僅只是大熔爐!”王金龍說,是部隊鍛造了他勇于拼搏、永不言敗的堅強性格。王金龍經營打理的億達駕校、億達超市等都一律有著濃重的“兵味”。作為退役軍人,他深諳軍人有著眾多優良的品質,所有分公司均實行優先錄用退役軍人的招聘原則,在億達駕校有60%的職工為退役軍人。創業期間始終堅持用部隊的過硬作風、優良品德、敬業精神影響企業、帶動員工,在企業內開展“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嚴格教學,優質服務”等學習教育活動。在退役軍人中開展“退伍不褪色”“適應社會,服務人民”教育活動。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為企業做大做強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礎。億達駕校被宿松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被確立為退役軍人駕駛技能培訓基地、退役軍人就業基地,這是對他本人、對公司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認可!
王金龍白手起家,一路走來,事業越做越大,他始終堅信用雙手能夠創造出奇跡。目前,他名下的安徽中龍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和安徽億達商業運營集團有限公司發展態勢良好,兩大集團旗下子公司更多,涵蓋環保、健康、醫療、建筑、食品、服裝、交通、水利、石油、工程等多種行業,致力于為社會提供“衣、食、住、行”等全方位的個性化服務。
王金龍始終堅信用雙手能夠創造出奇跡。集團上下以高度的人文凝聚力,優秀的企業文化,熔鑄于企業生命力、創造力、凝聚力。集團樹立“多元發展,專業經營”的戰略觀,堅持“善識、善用、善待”的用人方針,貫徹“溝通、執行、激勵”的管理觀,銘記“感恩、奉獻、擔當”的初心觀。用文化凝聚人心,用技術鑄造精品,用創新描繪未來。
用業績立身,用大愛立德,王金龍在創業的同時,積極參加各項社會公益活動。2015年,王金龍發起創立“安徽松梓教育基金會”,數年來一直堅持,共募集資金近兩千萬元,用于資助寒門學子。當年8月,通過207名愛心人士的捐助,首批向200名貧困大學生和100名高中貧困生發放助學金100萬元。王金龍每年向基金會捐助10萬元,還以其他方式向社會捐款捐物數十萬元。截至目前,基金會捐款近1000萬元,資助人數近2000人。
“穿上軍裝,我是一個兵,脫下軍裝,我還是一個兵。”退伍20余年來,不管在哪個崗位,王金龍都以一個軍人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他熱衷慈善公益事業,服務社會,回報社會,始終不忘黨和部隊的教育培養。
每當遇到災情,王金龍總是親自參加救災,數年來,總計捐款累計超過20萬元,顯示出一位企業家的責任擔當,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退役軍人的大愛本色。“從事公益慈善,體現一個企業負責人的社會擔當,今后我和我的團隊將更加關心公益事業,聚集行業力量,開展系列公益慈善活動,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王金龍說。
創業路上,讓軍徽閃光。回顧自己的軍旅生涯和創業之路,王金龍自豪于始終沒有愧對“軍人”這一稱謂。“不忘初心,擁軍愛民。”在王金龍心目中,軍人履歷就是他擁軍的著力點。近年來,他還為軍烈屬家屬安排工作,為戰友家屬、復轉軍人家屬解決具體困難不計其數。
“自覺為黨分憂、為國奉獻、為民服務。他的美美就美在身上烙印的軍人作風、軍人精神、軍人信仰;美在退役不褪色、使命不忘;美在創新創業、譜寫精彩人生!他的征程讓榮光綻放,是退役軍人群體的最美縮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余蒼松說。(融媒體記者 司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