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走進坐落在宿松縣洲頭鄉金壩村吳墩組的羊肚菌種植基地,40多棟大棚里面都栽種了一排排西瓜苗;一株株西瓜苗都長出了翠綠的藤蔓,讓寬敞的大棚充滿勃勃生機。 ![]()
為何在羊肚菌種植大棚里面種植西瓜?見筆者一臉疑惑的樣子,站在身旁的金壩村黨總支書記石衛東急忙解釋。原來,這是金壩村為了提高大棚利用率,進一步壯大“大棚經濟”,而實行的“一棚兩用”輪作種植方式。 據了解,金壩村有著豐富的土地資源,過去受種植棉花、大豆等傳統經濟作物的束縛,土地產生的經濟效益不高,一度挫傷了當地農戶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2017年5月,福建籍創業能人徐新華在金壩村“支村”兩委的大力宣傳下,投資320萬元,在金壩村創辦了羊肚菌種植基地,并在流轉的120畝耕地上興建了108棟鋼架大棚,采取“公司+村集體+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發展羊肚菌種植產業。引入羊肚菌種植產業獲得成功后,金壩村“支村”兩委仍不滿足,又在當地農技專家的指導下,在羊肚菌種植大棚里發展輪作種植;每年4月份利用羊肚菌采收結束的空檔,即在大棚里種植麒麟西瓜。 ![]()
石衛東介紹,在羊肚菌種植大棚里輪作種植西瓜非常適合,既能錯開兩者從栽培到采收上的時間,又在土質上不產生較大影響。羊肚菌每年11月份種植,到來年1月份采收,直至4月份采收結束;麒麟西瓜每年5月份分兩批種植,到9月份采摘結束,分兩批種植是為了規避西瓜集中上市帶來的各種風險。今年5月初,已在大棚里移栽了2萬株西瓜苗,準備再過十幾天,又將培育的另2萬株西瓜苗移栽到大棚里。發展種植羊肚菌,是因為其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和藥用菌,享有“素中之葷”的美稱,其經濟效益高,一斤干羊肚菌在市場上能賣到1000元;發展種植麒麟品種西瓜,是因為它的生長周期短,味道甜、口感好,深受顧客青睞。 “ 在這里做工,一年四季都有活干,不但每年都能掙到3萬多元錢,還能獲得幾千元的土地租金,這是過去我做夢都到想不到的事情。”在金壩村,有40多個像陳保生一樣的農戶,通過把土地租給基地經營,深刻感受到了“一棚兩用”輪作種植方式給他們在就業上帶來的“實惠”。 ![]()
“一棚兩用”助增收,“一棚兩收”富鄉村。石衛東為2021年“一棚兩用”帶來的經濟收入算了一筆賬:平均每畝大棚出產干羊肚菌60斤,每斤銷售價1000元,畝產值6萬元,120畝大棚共創產值720萬元;平均每畝大棚出產新鮮西瓜5000斤,每斤銷售價1元,畝產值5000元,120畝大棚共創產值60萬元;累計創產值780萬元,除去成本,純收入430余萬元,不但遠遠超過種植單季作物和傳統作物的經濟收入,還幫助當地一大批農戶實現家庭增收。(孫春旺、周美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