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節氣,大地漸暖,清氣上升。清明前后也是一年中養生的黃金時節。在我國,人們就將“順時養生”的理念發揮到了極致,重在與自然結合,平衡身體陰陽,使臟腑、氣血、精氣都達到一個相對和諧的狀態。
清明節氣的養生原則是什么?
《黃帝內經》中提出,我們的生命活動要順應自然規律。清明時節,萬物生機勃勃,此時養生,要把握三個原則:扶正氣;平陰陽;調情志。
為什么要扶正氣?
中醫認為正氣就是人體的一種抗病能力。《黃帝內經》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也就是說,如果人體正氣旺盛,外界致病因素就不會侵犯人體,即使侵犯到人體,病癥也很輕,很快會恢復健康。因此扶正氣,可以有效地防止病邪入侵,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
20230401214046front2_0_461086_FjFyjvbJW5xrfApNIPVolgRDsxWP.jpg (117.84 KB, 下載次數: 2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4-3 07:32 上傳
扶正氣要注重飲食,春天特有的各種芽菜、春筍、新鮮的綠葉菜,充滿著生機和活力,都是扶正氣的好食材。
春季如何平衡人體陰陽?
清明前后,自然界陰陽相對平衡,我們要趁此萬物萌發的季節,融入大自然中去,舒展運動,來調整人體的陰陽。比如登山,就可以疏通經絡,暢通全身的氣血,對脊柱、肌肉,心肺功能都有很大益處。
20230401214142front2_0_461086_Fg6iVo9sxIlB7QRzyMtqLog887r7.jpg (138.79 KB, 下載次數: 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4-3 07:32 上傳
如何調情志養肝氣?
春季調養情志,應重在養肝氣:一是要保持心情舒暢豁達,身體氣機暢通,氣血運行和緩,則肝氣得以調養;二是要避免急躁和憤怒,導致肝氣受損。因此在春季我們要盡量使自己心胸開闊,樂觀愉快,讓情志生機盎然,保持意氣風發的精神狀態。
來源:央視財經《職場健康課》。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