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時節,這兩天氣溫回升,在宿松縣長鋪鎮橫山村的第一茬赤松茸迎來收獲季。當地變廢為寶利用廢棄秸稈大力發展赤松茸食用菌產業,實現了生態循環,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豐收。 日前,記者走進長鋪鎮橫山村赤松茸種植基地里,只見一行行赤松茸菌菇破草而出,露出一個個圓溜溜的小腦袋,潔白的菌柄上頂著圓潤肥厚的傘蓋,東一簇、西一堆,長勢喜人,而工人們也是有條不紊地采摘、分揀,小小的赤松茸,為當地村民撐起一把“增收傘”。 面對記者的采訪,長鋪鎮橫山村村民余臘枝笑臉滿面地說道:“我們在這里做事很開心,120塊錢一天,我們離家也近,能照顧到家里莊稼,還能照顧孫兒孫女,很方便的。”
640.png (504.83 KB, 下載次數: 5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4-27 20:27 上傳
赤松茸俗稱益腎菇、粗腿蘑,色澤艷麗,肉質細嫩,富含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及維生素,有“素中之葷”“菌中之王”之稱,營養價值高,具有生長周期較短、栽培成功率高等特點。基地負責人余要明告訴記者,為了發展農業產業,推進鄉村振興,2022年12月,在廣東省農科院的幫助下,余要明在橫山村先試先行種植5畝的赤松茸。如今,試種的赤松茸破土而出,長勢喜人,極大地鼓舞了村民增收致富的信心。
640 (1).png (643.71 KB, 下載次數: 5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4-27 20:27 上傳
“依照現在的長勢和產量,預測畝產值2萬元。下一步,我打算將種植面積擴大到20畝,帶動更多的人就業,共同致富。”種植戶余要明充滿信心地說道。 據悉,近年來,宿松縣長鋪鎮橫山村圍繞市場調整農業種植結構,依托當地豐富的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赤松茸種植,帶動周邊10多名村民人均增收2000多元,帶領周邊群眾走出了一條發展特色產業增收致富之路。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擴大紅松茸的種植規模,提供技術指導、拓展銷售渠道、延伸產業鏈,做大做強紅松茸產業,帶動更多的群眾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長鋪鎮橫山村鄉村振興專干余林舟表示。
|